云闲犹作雨,水止亦生波。
春暖先鸦起,湖宽让鲫多。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杂诗》之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亦有终焉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尘世繁华的厌倦。接着,“其如绿鬓何!”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云闲犹作雨,水止亦生波”,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云淡风轻却仍有雨落,水面平静却能泛起波澜的景象,寓意着即使在看似宁静的生活中,也难免会有波折和变化,生活并非一成不变。
“春暖先鸦起,湖宽让鲫多”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乌鸦因春暖而早起觅食,湖面宽阔,鱼儿众多,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丰饶。
最后,“门前亲种柳,生意未婆娑”一句,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门前亲手种植的柳树,虽未完全展现出婆娑的姿态,却寄托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忆我出门时,春风初著柳。
行行阻川途,已落飞絮后。
白日感西飞,黄流正东走。
河流几百折,时时回鹢首。
南风自何来,吹渡古汴口。
须臾走尘沙,奄忽迷九有。
收帆斜日明,青山落吾手。
倚杖看春山,不觉立已久。
前临济水清,那堪照衰朽。
荆南山前花满溪,山空独有春风知。
春风几度吹花落,溪上花飞春亦归。
溪女歌残桃叶渡,相思几绿江南树。
思君欲济川无梁,千片桃花溪路长。
春风桃李秋空月,人生易得头如雪。
万里才看北雁来,一樽又与东风别。
对酒当歌秋月明,摘花酿酒春杯冽。
溪翁不见草堂閒,无限春光付啼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