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宫车动,风凄仪杖闲。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月落:月亮落下。
宫车:皇家车辆。
动:开始移动。
风凄:清风吹过。
仪杖闲:仪仗显得空闲。
瞻:看。
凤翣:凤凰羽扇,象征皇权。
想:怀念。
龙颜:皇帝的面容,代指君主。
御宇:治理天下。
无事:太平。
乘云:乘风升天。
不还:不再回来。
圣情:神圣的情感,通常指皇帝的情绪。
悲望:悲伤地凝望。
沈日:落日。
西山:西方的山,此处可能象征远方或死亡。
- 翻译
- 月亮落下,宫车开始移动,清风吹过,仪仗显得空闲。
只看见凤凰羽扇引领道路,人们仍怀念着龙颜风采。
君主治理天下太平,本欲乘云离去不再回返。
在悲伤的情感中,夕阳缓缓沉入西山。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君主深切怀念之情的挽歌。诗人运用典型的意象和精巧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忆往昔的情景。
"月落宫车动,风凄仪杖闲"两句设定了夜深静寂之时,皇宫内外空旷无人,只有月下车辚声响和微风吹过仪仗间的凄清感觉。这里的"宫车"暗示了帝王离去后的冷清,而"风凄仪杖闲"则是对过往繁华场景的回忆,凸显出一种无人问津的孤寂感。
"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接着描写的是人们虽然见不到帝王乘坐的凤辇,但仍旧怀念帝王英明的面容。"凤翣"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尊贵,而"龙颜"则是对君主美好容貌的赞誉,体现出诗人对已逝帝王的无限敬仰。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这两句表达了帝王驾崩后宫廷内外一切如常,但帝王却永远不会再回来。"御宇"指的是皇帝所居之处,而"乘云遂不还"则是借用古人升仙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帝王去世后永不复返。
最后两句"圣情悲望处,沈日下西山"则是诗人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在帝王离去之际,心中充满哀伤。"圣情"指的是帝王的恩德与仁心,而"悲望"则是诗人对已逝君主的深切怀念。"沈日下西山"则是用日落西山形象化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增添了一份无尽的哀伤感。
整首挽歌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了诗人对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唐文宗李昱)的深切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