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残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慈 恩 寺 残 春 唐 /耿 湋 双 林 花 已 尽 ,叶 色 占 残 芳 。若 问 同 游 客 ,高 年 最 断 肠 。
- 注释
- 双林:指两个林子或者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尽:完,没有了。
叶色:叶子的颜色。
占:占据,保留。
残芳:残留的香气或美景。
若问:假如有人问起。
同游:一同游玩。
高年:年纪大的人。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春天的双林花已经凋零殆尽,叶子的颜色还残留着些许芬芳。
如果有人询问一同游玩的旅人,年迈之人最能感受到这份深深的哀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去夏至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友情凋零的感慨。
“双林花已尽,叶色占残芳。” 这两句是对环境的观察,双林之下,花朵已经凋谢,只留下了一些余留的绿意。这里的“占”字,用得十分精准,既表明了春天最后的颜色,也隐含着一种被迫占据的意味,如同生命力在坚持到最后一刻。
“若问同游客,高年最断肠。” 这两句则转向人事,诗人询问与自己共同漫步的人,到了晚年,这些记忆才是最让人心痛的。这里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割裂和无尽的哀伤。诗人的朋友或同龄人可能已经相继离去,而这些美好的时光,就像春天最后的花朵,永不再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流逝岁月和人生无常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唐代文学中颇为常见,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怀旧伤春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尚书被召过泸临发之日官吏以行香日分追送不及明日尚书自合江诘后期次韵以谢
黄鸡喔喔丑前催,拟效张侯夜半来。
残梦方随僧梵去,挐音已听客帆开。
江皋望极空留恨,陛下忧深正急才。
已赋明伦相赠勉,更思桃李及时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