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地势(dì shì)的意思:指地面的形势或地形。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回环(huí h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点,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静养(jìng yǎng)的意思:指人们在身体或心理不适时,停止工作或活动,进行休息和调养。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浓翠(nó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绿意盎然。
穷目(qióng mù)的意思:形容眼睛看不见东西或者视力不好。
疏闲(shū xián)的意思:指抽出时间放松身心,远离繁忙的工作和事务。
天形(tiān xíng)的意思:形状像天空一样广阔辽阔。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争如(zhēng rú)的意思:争相如此,争先恐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山中的寺庙,诗人以“秀峰轩”为视角,展现了其周围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可怜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轩对此山”,点明了地点,同时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叹之情,接着指出只有这座名为“幽轩”的小屋能够近距离欣赏到山景。
接下来,“云拥秀峰来户外,烟和浓翠入窗间”两句,生动描绘了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秀美的山峰和浓郁的绿色植被都主动靠近轩内,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超凡脱俗的意境。而“回环似觉天形曲,登眺应疑地势悭”则进一步展示了轩内的独特位置,让人感觉四周的天地似乎都因轩的存在而显得更加弯曲、神秘,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最后,“他景纵能穷目力,争如疏静养疏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深深喜爱与留恋。他认为,尽管其他地方可能也有美丽的景色,但都无法与这里的宁静与清闲相比。这不仅是对秀峰轩所在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和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感悟,也传达了对内心世界平静与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开先寺
长忆匡庐秀,无由结胜缘。
风涛避彭蠡,冠盖到开先。
径转山环抱,岩欹树倒颠。
昙花当马落,萝薜向人悬。
瀑布檐飞玉,香炉顶吐烟。
排窗招五老,入室见诸天。
胜地堪栖迹,名途暂息肩。
矢心方味道,有口懒参禅。
倦倚云边榻,行看石上镌。
旧题半磨灭,诗语尚新鲜。
景物知多少,诗家画未全。
兴酣乌夕没,坐久月东圆。
笔醮潜龙窟,茶烹接竹泉。
客怀清似洗,俚句不成篇。
想像陶彭泽,追寻李谪仙。
神交来梦寐,为我足吟笺。
寄远曲
藕丝系楼船,欲挽安得止。
女子不出门,丈夫志千里。
终日听君言,归期已难拟。
况此隔三秋,音书无一纸。
相见不恨迟,相思不能已。
愿为汉相如,勿学苏季子。
相如太薄情,文章媲青史。
季子誇金多,徒令愚妇喜。
题山水图
大江之南多崇山,层峦叠嶂青回环。
山中去天不盈尺,我昔与客尝跻攀。
凌空直上最高顶,恍然身世非人境。
蟠桃子熟近瑶池,船藕花开通玉井。
下视群峰列四傍,苍松古木烟茫茫。
琳宫梵宇互隐现,丹厓翠壁相辉煌。
别来寻常形梦寐,忽见此园无乃是。
浩歌寄谢山中人,目送飞鸿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