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
壮士颇知勇,诸儒方贵谋。
淮西封亦薄,裴度死生羞。
这首诗名为《宣麻》,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壮士,他的战功卓著,以至于被授予高位。然而,诗中提到“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暗示这位壮士的晋升并非完全基于个人才智或文采,而是因为实际的战功。诗人接着指出,尽管壮士勇猛,但当时的儒者更重视谋略,这使得壮士的封赏显得有些不足。最后,诗人提及淮西之事,认为如果裴度还在,对于这种封赏的轻视会让他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壮士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微妙批评,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和对人物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