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独 饮 醉 卧 比 觉 已 夜 半 矣 戏 作 此 诗 宋 /陆 游 泽 畔 元 非 慕 独 醒 ,散 人 一 饮 费 经 营 。也 知 世 少 苏 司 业 ,安 得 官 如 阮 步 兵 。醉 著 面 颜 惊 少 壮 ,浇 余 胸 次 失 峥 嵘 。更 阑 莫 厌 残 灯 火 ,卧 听 空 廊 络 纬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兵(bù bīng)的意思:步兵是指在战争中以步行为主要方式进行作战的士兵。在成语中,步兵比喻普通的人或事物。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更阑(gēng lán)的意思:更加深沉、更加黑暗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络纬(luò wěi)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繁复杂。
面颜(miàn yán)的意思:面容色彩,指面色或表情
阮步(ruǎn bù)的意思:指行走轻快、步履轻盈。
散人(sàn rén)的意思:指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固定住所的人。
少壮(shào zhuàng)的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只能感到悲伤和遗憾。
司业(sī yè)的意思:指任职管理事务的人,也指管理事务的能力。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翻译
- 我本非为清醒者流连水边,一个闲散之人饮酒需深思熟虑。
深知世上少有像苏轼那样才情出众的官员,哪里能寻到像阮籍那样率真的官吏呢。
喝醉后容颜憔悴,青春不再,心中的豪情壮志也随之消磨。
夜深了也不要厌倦那摇曳的灯火,静卧倾听空廊中纺织娘的鸣叫声。
- 注释
- 泽畔:水边,此处指楚国大夫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地方。
慕:仰慕。
散人:闲散之人,指诗人自己。
苏司业:苏轼,北宋文学家,这里泛指才情出众的人。
阮步兵:阮籍,三国时期魏国名士,以嗜酒知名,官至步兵校尉。
峥嵘:形容才情出众或事业有成。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夜晚常发出鸣叫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独饮醉卧比觉已夜半矣戏作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后的感慨和心境。首句“泽畔元非慕独醒”,暗示诗人并非刻意效仿屈原在泽畔独醒的孤独,而是借酒消愁;“散人一饮费经营”则描绘了诗人作为闲散之人,饮酒需深思熟虑,显得颇为用心。
接着,“也知世少苏司业”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叹,意指现实中像苏轼那样才情出众的人不多;“安得官如阮步兵”则借阮籍以酒避世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希望能像阮籍那样自由自在。
“醉著面颜惊少壮,浇馀胸次失峥嵘”两句,写诗人醉后容颜憔悴,内心不再如往昔般豪放不羁,流露出一种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最后,“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以深夜灯火阑珊和纺织娘的鸣叫声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沉醉,直至夜深人静,仍未尽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世事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的怀念,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寇员外阳之浙江佥宪乃父早守宁波也
宿昔侍严驾,却驻海州城。
今来持宪简,重问浙乡程。
政忆留棠旧,名看擢桂荣。
圭璋悬世望,鹓鹭列朝英。
车接熊幡贵,冠峨豸角明。
驿花迎拥传,湖水照扬旌。
行部遗黎识,观风宿蠹清。
晓装凌雾重,春舫压波平。
兰署含香地,旗亭惜别情。
临分何以赠,努力振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