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古关口,万木响如裂。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发 散 关 宋 /文 同 风 吹 古 关 口 ,万 木 响 如 裂 。凄 凉 异 乡 客 ,骑 马 关 下 月 。板 道 霜 凿 凿 ,石 梁 溪 咽 咽 。怪 来 晓 寒 重 ,御 爱 山 头 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怪来(guài lái)的意思: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
关口(guān kǒu)的意思:关口通常指边境或要塞的入口,也可以引申为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下月(xià yuè)的意思:指下个月,即指时间上的下一个月份。
乡客(xiāng kè)的意思:指来自乡下的客人,也指在外地的乡亲。
咽咽(yè yè)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悲伤、哭得很伤心。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御爱(yù ài)的意思:指得到上级的宠爱和青睐。
凿凿(záo záo)的意思:形容言辞确凿,没有丝毫疑虑。
- 注释
- 古关口:古老的边关或隘口。
异乡客:指远离家乡的旅人。
板道:石板路。
溪咽咽:形容溪流声音低沉。
晓寒:清晨的寒冷。
御爱山头雪:可能是皇帝喜爱的山脉之巅的雪景。
- 翻译
- 风儿吹过古老的关隘,万木发出破裂般的声响。
身处异乡的旅人感到凄凉,月下骑马经过关隘。
石板路结满霜冻,清晰可见,小溪流水声断断续续。
难怪早晨寒气加重,原来山顶覆盖着御赐的白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或初冬的边塞风光,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异乡游子夜行关隘的孤寂图景。
"风吹古关口,万木响如裂。"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了一种萧瑟肃杀的氛围,风吹过古老的关隘,树木随之摇曳发出如同破裂般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秋风的苍凉与自然界的沉寂。
"凄凉异乡客,骑马关下月。" 这两句传递了诗人作为异乡游子的凄凉心境,他在夜色中策马行进于关隘之下,那轮明月似乎也照亮了他孤独的心路。
接下来的 "板道霜凿凿,石梁溪咽咽。" 描述的是诗人行走的路径被薄霜覆盖,发出轻微的响声,而远处的石梁旁溪流则发出呜咽之音,这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寒冷而静谧的夜晚之中。
最后两句 "怪来晓寒重,御爱山头雪。" 表达了诗人对于晨间严寒和山顶积雪的一种惊异与赞美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份孤独旅途的接受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线、温度等感官细节的刻画,塑造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寂美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和旅行中的内心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山歌
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
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
夹辅日月拄穹窿,俯视众山皆群工。
帝天不许俗尘通,四时长遣白云封。
偶然一见杳难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灵光片刻曜虚空,万象清明旷发蒙。
须臾云起碧纱笼,依旧虚无缥缈中。
山下蚂蟥如蚁丛,蝮蛇如斗捷如风。
婆娑大树老飞虫,攒肌吮血断人踪。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戏,虽欲从之将焉从。
基隆山
基隆煤产异,矿比金银铜。
利在趋若骛,物盛招兵戎。
沿海易窥伺,不与四塞同。
铁轮浪驰白,火齐炮飞红。
魑魅并罔两,驱率如罴熊。
守将奋武卫,半日阻相攻。
海虏势既张,守禦力亦穷。
雷声走列缺,烟焰弥苍穹。
束胸既告败,长鬣遂为功。
猱猿集其上,貔豹穴其中。
我军顾相失,一旅不能通。
盗粮赍寇仇,军用彼遂充。
掘取尽地力,椎凿施鬼工。
杞人抱深恨,浩气嘘长虹。
平生经国志,耿耿存孤忠。
湖港连巨舰,厓岛挽强弓。
携来龙骧军,一为定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