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芭蕉二首·其二》
《题芭蕉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休说高台月与风,芭蕉花发半年红。

也能妆点庭中草,都在濂溪意思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意思(yì sī)的意思:表示某事物的内在含义、深层含义或真正意义。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鉴赏

这首诗以芭蕉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休说高台月与风”,诗人似乎在暗示那些过于追求外在华丽的人,而转而赞美芭蕉花的别样之美。“芭蕉花发半年红”一句,描绘了芭蕉花在夏季绽放的短暂而鲜艳的生命力,强调了其内在的美与生命力,而非仅仅依赖于季节或环境的外在条件。

接下来,“也能妆点庭中草”则进一步扩展了诗的意境,将芭蕉花的美不仅限于自身,而是延伸到了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即能美化庭院中的其他植物,体现了和谐共生的自然哲学思想。最后,“都在濂溪意思中”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周敦颐(濂溪先生)的哲学思想,暗示了诗人认为芭蕉花的美与濂溪先生所倡导的自然、和谐、内在之美的哲学理念相契合,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富有哲思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台湾竹枝词·其五

剪穗舂粮作午炊,家无宿米办临期。

清晨村舍丁东响,错认疏钟度水湄。

(0)

地瓜行

葡萄绿乳西土贡,荔支丹实南州来。

此瓜传闻出吕宋,地不爱宝呈奇材。

有明末年通舶使,桶底缄藤什袭至。

植溉初惊外域珍,蔓延反作中邦利。

白花朱实盈郊原,田夫只解薯称番。

岂知糗粮资甲货,唪唪可比蹲鸱蹲。

海隅苍生艰稼穑,惟土爱物补硗瘠。

不得更考范氏书,丰年穰穰满阡陌。

(0)

梅·其五

寒风吹下月棱棱,浅抹疏烟薄霭蒸。

瘦影一篱霜满地,罗浮梦醒冷于冰。

(0)

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岛屿遥传画角声,楼船威望靖长鲸。

瀛洲夜夜平安火,雉堞都从众志成。

(0)

台湾竹枝词·其八

独干凌霄不作枝,垂垂青子任纷披。

摘来还共蒌根嚼,赢得唇间尽染脂。

(0)

留别松山观察以皇恩只许住三年为韵·其五

送公往朝天,公去予独住。

坐公政事堂,尺寸守公度。

宽猛本相济,非敢妄攀附。

抚公旧松桂,复思新雨露。

邮传秉节回,双旌喜重渡。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