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礼莲池大师塔二首·其一》
《礼莲池大师塔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何方寻上士净土此中深。

石覆头陀草,花生智果林。

飞潜皈梵网,山水禅心

虎啸溪风里,谁闻大法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法音(fǎ yīn)的意思:指法律的声音或法令的声音。

飞潜(fēi q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而深入地进行某种活动或行动。

虎啸(hǔ xiào)的意思:形容虎威猛的吼叫声,比喻英勇豪迈的气概。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上士(shàng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或军事专家,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有很高造诣的人。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佛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修行的环境与氛围。首句“何方寻上士,净土此中深”以疑问开篇,引出对高僧的追寻,同时也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如同净土一般,深藏高洁之士。接着,“石覆头陀草,花生智果林”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着僧侣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修行,智慧之花在心中绽放,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智慧的增长。

“飞潜皈梵网,山水證禅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飞翔还是潜行的生物,都归依于佛法的网络之中,山水之间也见证着僧侣们的禅心,强调了佛法无处不在,修行者的心境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最后,“虎啸溪风里,谁闻大法音”以虎啸溪风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佛法的教诲联系起来,暗示着即使是在最平凡的自然现象中,也能听到佛法的真谛,表达了佛法普世、无远弗届的深刻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对僧侣修行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内核——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送春词·其一

旆返东皇不可留,明朝离别去悠悠。

衰年怕对青铜镜,浊酒慵斟碧玉瓯。

曲岸花丛穿粉蝶,清溪波里浴閒鸥。

流光容易催人老,多少红颜成白头。

(0)

题李少泉翰墨因缘册

岐王崔九溯相从,风雅何妨作附庸。

不信黄金堪下拜,却教白雪为先容。

慇勤索句多亏尔,潦草题辞有愧侬。

正是天南经百劫,冷官断墨未曾浓。

(0)

叠韵酬戴应观甥舅自汉口见寄诗

飞来青鸟句犹温,不碍巫夔云罨门。

纸短每嫌消息少,辞真自有古风存。

舅贤甥俊依千里,母老妻单各一村。

无路可投平寇策,怜君如我把诗论。

(0)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十

万竿竹拥万重泉,山愈喧嘈境愈偏。

愿与韬光栖息久,江潮海日看年年。

(0)

凤吹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路绝囊空何所归,无归人幸两无违。

鸳原同命甘双殉,蝶纵离魂亦并飞。

难得遥天驰羽翰,顿教长夜睹熹微。

载将一舸南溟去,不计家山是与非。

(0)

题赠·其二

数代书香德望隆,锦心绣口有家风。

诗人自古称诗窖,恨我耋年窖不通。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