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其五》
《再和·其五》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衮衮诸公鸳鹭群,年来看熟已忘情

四明相寻风雨过,一丘一壑便悭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鸳鹭(yuān lù)的意思:鸳鹭是指鸳鸯和白鹭两种鸟的组合,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依偎、亲密无间的关系。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衮衮诸公(gǔn gǔn zhū gōng)的意思:形容人众多、声势盛大的样子。

一丘一壑(yī qiū y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起伏不平,高低不平整。

翻译
众多显贵如鸳鸯群集,每年相见已无新奇感。
在风雨中四明人来访,对于山水间的约定却吝啬坚守。
注释
衮衮:形容众多官员连续不断。
鸳鹭群:比喻显贵官员。
年来看熟:每年相见已不再感到新鲜。
四明:古地名,今浙江宁波一带。
风雨过:形容环境艰难或访客不期而至。
一丘一壑:指山水景色,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悭盟:不肯轻易遵守约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看法。"衮衮诸公鸳鹭群,年来看熟已忘情"两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描述了对外界事物的习以为常,无需过多的情感投入。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平静与淡泊。

接着的"四明相寻风雨过,一丘一壑便悭盟"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在这两句中,"四明"可能指的是四处的光明,即自然界的光线和气息;"相寻"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寻找与结合,而不强求;"风雨过"则是自然界变化无常的一种写照;至于"一丘一壑便悭盟",这里的"悭"有可能是指一种珍惜或保护之意,表明诗人对于周遭环境有一种珍视和守护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生活环境的珍视和保护。这种哲学思考与生活感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主题,与道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刘汉水六十

离乱相依二十年,老来犹幸返林泉。

旧颜渐皱唯存笑,新句能佳不喜传。

闲按茶经寻水脉,自穿芒屩踏莎田。

往常谓汝生儿晚,五岳今游在目前。

(0)

读梁高士寒塘辞世诗次韵哭之二首·其二

寂寞空斋闭竹门,寒塘西畔暗云屯。

心从灰后仍馀热,水到穷时自得源。

作传敢辞朋友责,遗经深幸子孙存。

朱明丹火西樵月,照尔千秋处士魂。

(0)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十二竹径

结根幸在兹,绿筠长可保。

涌翠为波涛,秋声满晴昊。

三径净无尘,风影自能扫。

(0)

送础尘至黄脊沙舟中复题三首·其二

叶叶枝枝吹自东,乘潮西去更乘风。

还如老马能千里,大笑舟中两老翁。

(0)

送罗五湖

与君初一揖,未语神先跃。

磁石受金针,大小都不却。

船头一尊酒,颇尽新知乐。

秋风吹长棘,半载成乖各。

匪伊动忍谋,苍天亦云虐。

惓惓君子心,直可高云薄。

君家在何所,巴水明西郭。

才为此身累,不得耽丘壑。

游踪遍西土,美政流南国。

五马今何之,甘棠尚如昨。

无因一出送,益我怀中恶。

男儿事蓬矢,岂可辞芒屩。

同行得良友,未足为寂寞。

中州英贤地,大雅应有作。

何时遗之音,愿附罗浮鹤。

(0)

屈翁山薄游代州镇将赵君妻以姊子本秦人也读其白母书诗以纪怀

寒垣提剑欲从谁,边草年年只早衰。

乌鸟私情愁日短,雁门书札叹秋迟。

新为夫婿逢秦女,自写佳人入楚词。

旦夕彩衣还侍养,一双飞作凤来仪。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