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鲁(dōng lǔ)的意思:指东方的鲁国,也泛指东方地区。
还舟(hái zhōu)的意思:还舟是指将船只送回原处,比喻归还所得或恢复原状。
节行(jié xíng)的意思:指行为端庄,言语谨慎,举止有礼。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人正(rén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品德高尚。
世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世界的变化,形容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
驷车(sì chē)的意思:形容车马齐备,行进有序。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以致(yǐ zhì)的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某种结果,常用于句子的结尾。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舟壑(zh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或者差别悬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所作的《哀应真李先生三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应真李先生为主题。诗中通过“节行”、“林泉”等词语描绘了应真先生的高洁品行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节行幽人正”,以“幽人”形容应真先生的高尚节操,暗示其行为正直,不随波逐流,如同隐居山林的高士一般。接着,“林泉隐者居”进一步强调了他远离尘嚣,寄情于自然的生活方式,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忽歌东鲁梦”一句,可能借用了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东鲁梦”的典故,暗喻应真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如同孔子之梦般永存,影响深远。而“未上茂陵书”则可能是指应真先生未能完成或记录下自己的思想与成就,留下遗憾。
“世变还舟壑,门宏待驷车”两句,描述了社会变迁与应真先生的归隐生活。其中,“舟壑”比喻自然界的广阔与变化,“驷车”则象征显赫的地位与权力。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应真先生不慕名利、淡泊明志的赞美,也暗示了其生活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表达了诗人及众人对应真先生的哀思之情无法言表,只能通过哀歌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应真先生生前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二十三
泻此长江流,终难罄吾泪。
区区纸上言,曾何尽汝意?
屏在汝所依,衾在汝所睡。
胡为我独凭,胡为我独寐?
瘦苔缘砌赪,断篁不能翠。
一燕晨相依,孤灯夕相对。
如知鳏也艰,轻别往徒悔。
以诗告汝魂,当知我心愦。
上戴为苍穹,下履为大块。
自斯六合中,形影两茫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