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拾田中禾,暮爇釜下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坟(bài fén)的意思:指祭拜祖先坟墓。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成名(ché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而在社会上获得名望和声誉。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家业(jiā yè)的意思:家族的事业、家庭的产业。
里居(lǐ jū)的意思:指在内部居住或生活,形容人安居乐业,不愿出外。
力学(lì xué)的意思: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力、质点、刚体、运动、静力学、动力学等方面。
母母(mǔ mǔ)的意思:形容母亲非常慈爱、宠爱自己的孩子。
却待(què dài)的意思:表示等待、期待某种情况的发展或结果。
入官(rù guān)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进入官场。
田中(tiá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田间劳作,形容勤劳努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祖母以身作则,辛勤劳动,教导孙子努力学习,不为家境贫寒所困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对教育的重视。
首句“朝拾田中禾,暮爇釜下薪”,生动地展现了祖母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她清晨在田间拾取稻谷,傍晚则烧火煮饭,生活虽苦,但为了家庭的温饱,她无怨无悔。这不仅体现了祖母的勤劳与坚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接着,“止愿儿力学,不愁家业贫”一句,直接表达了祖母的心愿——希望孙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不再为家境贫寒而忧虑。这种无私的爱与期望,是祖母对孙子未来的深深寄托,也是对教育价值的高度认可。
“儿生有儿先入官,可随万里居长安”两句,预示了孙子将来的成就与远大前程。孙子有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家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甚至能成为官宦之士,为家族带来荣耀。这不仅是对孙子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教育成果的期待。
“帝予封章不肯受,却待成名报吾母”一句,进一步展现了孙子的孝心与责任感。他虽然有机会获得高位厚禄,但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深知母亲的养育之恩,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道德观念。
最后,“江风吹船南入巴,阿孙奉使儿还家”描绘了孙子完成使命后,带着荣誉与成就返回家乡的情景。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回到了母亲身边,用实际行动报答了母亲的养育之恩。
“拜坟呼母母不语,泪湿秋山空黍花”则是对祖母去世后的场景描述。孙子在母亲的坟前呼唤,却未能得到回应,只能眼睁睁看着泪水如秋山上的霜雪,凝结在空荡荡的黍花上。这一幕充满了悲凉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孙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祖母与孙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教育、孝道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赞美亲情与教育的诗篇,也是一幅展现人性光辉与社会伦理的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