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风雨》
《听风雨》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萧骚萧瑟,非筑仍非琴。

天籁无作澹然古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澹然(dàn rán)的意思:平静,宁静

古音(gǔ yīn)的意思:指古代的音韵。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风雨》,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诗中描绘了风声雨声交织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声音的独特感悟。

“萧骚复萧瑟,非筑仍非琴。” 开篇以“萧骚”和“萧瑟”形容风声的凄厉与寒冷,接着以“非筑仍非琴”表达这些声音并非人为制造,而是自然界本身的音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筑和琴发出的声音,但又强调这些声音是自然界的独特之音,不同于人类创造的艺术。

“天籁本无作,澹然千古音。” 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声音(天籁)原本就存在,无需人为创作,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持续回响,展现出一种永恒而宁静的美。这里的“澹然”一词,既表达了声音的淡雅与悠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沉静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声雨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听到那遥远而又清晰的自然之声,感受到诗人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唐伯虎画牡丹下睡猫题者不甚快意因戏为作之

白日当卓午,狸奴睛一线。

胡为尚颓然,曲肱掩其面。

得非薄苛醉,毋乃干陬倦。

风吹木芍药,时时堕芳片。

堕者作裀褥,留者充帷帟。

高卧时未至,雄才晚方见。

纵横群鼠辈,未解事机变。

牙爪攒戟霜,飞腾掣弓电。

讵止无当锋,谁与敢奔殿。

刳裂惩狡贪,吮咀慰酣战。

能令此辈空,不爱通侯券。

丹青何人手,唐子少豪健。

卖骏足偶蹶,屠龙技方贱。

韬精恣鼓跌,含意在荒晏。

鲑虾苟不乏,猫鼠各自便。

犹胜李雟州,摇尾媚娘殿。

(0)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八顾廉宪章志

胜流奚必远,居然在亲故。

孝友出名家,之子饶远度。

托隐不违俗,御华时抑素。

天意笃象贤,翱翔亘云路。

物情渐麇集,岩穴安得固。

(0)

二友篇·其一王宗伯锡爵

太原吾闬彦,弱小负灵植。

三馆抗清标,八座回正色。

步武鼎铉间,弃之如遗迹。

荣名冠寰宇,紟绅所趋翼。

望望若将浼,空空类无识。

五十孺子慕,扳哀变原柏。

伊余麻中蒲,谬充他山石。

晚途乍折节,感此三不惑。

芰荷良可依,薇蕨足充食。

荆玉竟夕辉,恐为世工得。

(0)

和赵类庵灯花

诵君灯花篇,值我灯花灿。

旖旎欲浮香,敷披似春半。

圆朵竞霞呈,岐枝误星散。

娱玩夜三更,迟回肠九转。

献祥谅无私,凉德歌有腼。

南郊礼将成,预兆明庭宴。

无藉春风吹,偶见春风面。

影摇画屏斜,蕊堕银檠乱。

君才本天妙,况复论交淡。

游戏赋灯花,膏馥人犹厌。

丽藻凌六朝,高风驾前彦。

倘许望后尘,铅椠从兹办。

寒灯复作花,政尔从人愿。

(0)

寿戴柳州父母·其一

松溪旧说神仙令,椿寿今符傲吏言。

过客仓皇辞上座,长公金紫拥华轩。

笑看浮世忧千岁,自养灵台湛一元。

将挹清光陪杖屦,恨无羽翼即飞翻。

(0)

芷斋

读书往往荷三馀,种芷为斋扁芷居。

供眼色拚输药圃,疗班香定入方书。

炉飘海国旃檀避,座满嘉宾兰蕙俱。

从此下帷重玩易,不须更爇小蟾蜍。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