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三》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斸城墙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墙(chéng qiáng)的意思:城墙是指围绕城市或堡垒周围的防御设施,比喻坚固的保护或屏障。

丁口(dīng kǒu)的意思:指丁字形的口,比喻人口稀少的地方。

口传(kǒu chuán)的意思:通过口头传递信息或知识

注释
丁口:指百姓,丁口指的是人口中的成年男子和儿童,泛指家庭成员。
传:流传,传播。
父言:父亲的话,这里可能指代长辈或传统智慧。
莫问:不要问,不必去探究。
平城:地名,这里特指古代的一个城市。
被虏围:被敌人包围,虏通常指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汉:指汉朝军队。
斸:挖掘,这里是动词,表示挖开。
城墙走:从城墙挖开的地方逃跑。
翻译
百姓口中流传着父亲的话,不要问城市是否坚固。
平城遭受敌军包围,汉军挖开城墙逃走。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古筑城曲五解(其三)》,收录在乐府古题序中。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中的生离死别和城池被围攻的情景,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人民苦难的历史背景。

第一句“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通过“丁口”这个特定的人名或地名,传达了一位父亲的遗言,不要去询问城池是否坚固。这句话表面上是对城防安全的担忧,但深层次则透露出战争中人们对安全与生存的渴望和无奈。

第二句“平城被虏围,汉斸城墙走”,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情景:平城(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名)被敌人包围,而汉人的士兵则是从城墙上逃离。这句话直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无助。这里的“虏”通常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或外族,常与中原王朝有冲突。

这两句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人间惨剧。在艺术表现上,它们采用了典型的乐府体裁,对比手法和对仗工整,使得情感表达十分深刻。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红林檎近·其一

飞絮迷芳意,落梅销暗香。

皓鹤唳空碧,白鸥避寒塘。

妨它踏青斗草,便放晓日东窗。先自懒弄晨妆。

谁奈靓笙簧。望帘寻酒市,看钓认渔乡。

控持紫燕,芹泥未上雕梁。

想梁园谢馆,群花较晚,但陪玉树频举觞。

(0)

季高送酒

自接曲生蓬户外,便呼伯雅竹床头。

真逢幼妇著黄绢,直遣从事到青州。

(0)

书怀示友十首·其一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

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

城东陈孟公,久阔今何如。

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

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

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鹗书。

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0)

次韵谢表兄张元东见寄

平生张翰极风流,好事工文妙九州。

灯里偶然同一笑,书来已似隔三秋。

林泉入梦吾当隐,花鸟催诗岁不留。

安得清谈一陶写,令人绝忆许文休。

(0)

短景

短景迫穷冬,日月如鸟过。

衡门窘风雨,衰病不可那。

疏疏屋茅漏,猎猎窗纸破。

鼠豪冒灯出,人倦掩屏卧。

中都旧朋侪,零落今几个。

弄笔欲遣愁,孤吟谁与和。

(0)

喜雨歌

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

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卖黄犊。

去年小稔已食足,今年当得厌酒肉。

斯民醉饱定复哭,几人不见今年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