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扶苏(fú sū)的意思:指扶持、培养有才华的年轻人。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营丘(yíng qiū)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策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
“秋树影扶苏”,开篇以“秋”字点明季节,以“树影”描绘出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扶苏”二字则赋予了树影以动态感,仿佛它们在轻轻摇摆,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斜阳半亭挂”,接着描绘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亭子上的情景,一个“挂”字形象地表现了夕阳与亭子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似延李营丘,写得寒林画。”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古代画家李营丘的作品相联系,暗示了这种自然美景的高雅与艺术价值。同时,“寒林画”一词不仅描绘了秋天树林的萧瑟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捕捉并呈现了秋日黄昏的独特韵味,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蕴含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