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
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
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茜峭。
纻衣岂寒禦,蔬食非饥疗。
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
丹林(dān lín)的意思:指红色的树林,比喻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场所。
芳辰(fā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
贡士(gòng shì)的意思:指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冽泉(liè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透明。
栖身(qī shēn)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居住在某个地方。
青紫(qīng zǐ)的意思:形容颜色青绿或深紫色。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蔬食(shū shí)的意思:指吃素食,不食肉食。
肆芳(sì f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四溢,芳香扑鼻。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息心(xī xīn)的意思:平静心情,安抚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心君(xīn jūn)的意思:心意向往的君主。
玄猿(xuán yuán)的意思:指聪明伶俐的人。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依僧(yī sēng)的意思:指依附于僧人,表示对僧人的依赖和仰慕。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优贤(yōu xián)的意思:优秀而贤良的人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林中修身养性的恬淡生活。开篇“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平静心境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接着,“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佛法的渴望,以及通过这些来修炼自己的决心。这里的“慕谢”指的是尊敬学习古人的智慧,而“依僧”则是借助于佛教的智慧。
“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一个有山水之胜、光线柔和的地方。水流在台阶下,阳光透过北窗映照,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茜峭”则是对周遭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充满了生机与野趣。这里的“果药”指的是各种山果和草本植物,而“松筠”、“茜峭”则形容树木和山石的自然之美。
“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表达了诗人对这片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他常在美好的时光中沉浸于这种环境。这里的“幽人境”指的是隐士的生活,而“每肆芳辰眺”则是诗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欣赏。
“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继续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不仅享受大自然,还在山中采集果实和草药。这里的“玄猿窟”是指深邃的山洞,而“丹林峤”则形容了山中的神秘与美丽。
“纻衣岂寒禦,蔬食非饥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态度。他不怕寒冷,因为他的衣服足够保暖;他也不会因为食物简单而感到不适。
“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可能是在说虽然环境单纯,但心灵却得到了丰富和满足。这里的“甘巷北单”指的是诗人所在之地的清贫与简朴,而“岂塞青紫耀”则是形容内心世界的辉煌。
最后,“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的关联和对知识的尊重。这里的“郡有优贤榻”可能是在说当地政府尊崇贤士,而“朝编贡士诏”则是指朝廷对贡士的征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者共进退,勿以文字之美而感到畏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人生态度。
陶人妙合阴阳机,冻壶顷刻回芳菲。
盈盈绿房缀冰蕊,玉蝶婀娜穿帷飞。
佳人蓬鬓不下堂,手绣孤凤横匡床。
宝刀剪缯试春色,翠袖惨澹颜无光。
乌头可白珠九曲,造物深知怜不足。
故应试此一枝春,点缀扶疏惊众目。
君不闻天上瓢,髯龙平陆成波涛。
又不闻壁间壶,两曜瞬息如跳珠。
《齐谐》茫昧不可诘,炯目看朱动成碧。
张氏之壶如截肪,真火鍊质千年刚。
枯根借润表贞志,慎勿语怪,归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