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营(bù yíng)的意思:不经营,不经心,不关心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径(qiū jìng)的意思:秋径指的是秋天小径上的落叶,比喻人迹罕至、寂寞无人的景象。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菟裘(tù qiú)的意思:指用菟丝制成的衣裳,比喻虽然粗陋简单,但也能充饥御寒。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 注释
- 轮拥:华丽的装饰。
朱:红色的宝石。
佩悬:佩戴。
玉:玉石。
谋生:谋取生活。
待足:等待满足。
招提:寺庙。
金碧开:金碧辉煌。
过客:路人。
谁能来:谁能停留。
桂花:植物名。
无人问:无人关心。
古墙秋径:古老的墙壁和秋日小径。
生青苔:长满青苔。
故应好:本就美好。
菟裘:隐居之地。
三径:指隐居生活。
期:约定。
未分:未体验。
渊明迹:陶渊明的生活方式。
如扫:如被扫除干净。
- 翻译
- 何必追求华丽的装饰,我更愿佩戴朴素的玉石。
既然青山召唤我去,那就暂时归隐,何时才能满足于生活的安定呢?
林中的寺庙金碧辉煌,但门外的过客又有谁会停留呢?
桂花凋零却无人问津,古老的墙壁和秋日小径上长满了青苔。
故乡的山水本就美好,即使不经营菟裘(隐居之地),也能在此终老。
我已与山林中的小路有了约定,还未体验到陶渊明般的隐逸生活。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揭示了诗人不追求权贵生活的态度,宁愿选择朴素的生活方式。接着,“青山得去且归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
“谋生待足何时足”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欲望的无穷,诗人意识到追求物质丰足可能永无止境。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林中的寺庙金碧辉煌,但门外过客寥寥,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自己被遗忘的孤独感。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径生青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寥,即使美景无人欣赏,也透露出一种岁月无情的沧桑感。诗人感慨,“旧山泉石故应好”,表明他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即使不需豪华住所,也能在此度过晚年。
最后两句,“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表达了诗人效仿陶渊明的决心,决心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不再留恋尘世的纷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