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闱校士二首·其一》
《武闱校士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海烽初净,辽阳檄转催。

徵兵烦十道,策士多才

技已穿杨胜,筹因借箸来。

君王颇牧仗钺登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策士(cè shì)的意思:指具有智谋和策略的人,能够制定出明智的计策和策略,解决问题并达到目标。

徵兵(zhēng bīng)的意思:徵兵是指国家根据需要征召壮丁入伍服兵役的行为。

穿杨(chuān yáng)的意思:箭射中杨树,比喻射中目标或命中要害。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海烽(hǎi fēng)的意思:海上的烽火,比喻海上警报。

借箸(jiè zhù)的意思:指借用他人的筷子,比喻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才能。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闽海(mǐn hǎi)的意思:指福建省的海域,也泛指福建地区。

颇牧(pō mù)的意思:指人有很高的才能,能够在某一领域内超群出众。

仗钺(zhàng yuè)的意思:指依仗权势,凭借武力或权威来压迫、欺凌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选拔武官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军事氛围与政治考量。首联“闽海烽初净,辽阳檄转催”以“烽火”和“檄文”为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边疆局势的紧张与军事行动的紧迫性。接着,“徵兵烦十道,策士喜多才”则揭示了朝廷在大规模征兵的同时,也对智谋之士抱有极大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事人才的需求。

“技已穿杨胜,筹因借箸来”两句,运用了“穿杨”和“借箸”这两个典故,前者比喻技艺高超,后者指借助谋士的智慧来制定策略。这两句既赞美了武将的卓越技能,又强调了智谋在军事决策中的重要性。

最后,“君王思颇牧,仗钺早登台”引用了古代名将李牧和赵奢的典故,表达了君主对优秀将领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够早日走上高位,发挥关键作用。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选拔武官的严谨与重视,也体现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王侯德政咏·其六岩城保障

海门休道一丸封,黎母江前五指峰。

飞蜃昔闻成幻市,断鳌今见驾崇墉。

(0)

观鉴大师遗物四首·其二响履

一只还西天,一只留在兹。

怕作延津去,劳师谨护持。

(0)

登圭山椒和王老师韵

凭高聊极目,灏气碧胧胧。

挥手天门近,摩空日观崇。

人游蓬岛外,僧度薜萝中。

石嶂霞为幔,岩花锦作丛。

琳宫疑驾蜃,金涧冉垂虹。

胜会良非偶,留题付翠筒。

(0)

江上春怀·其一

北地尘沙雪满貂,南来风物尚萧萧。

半篷衰苇听残雨,几处孤村隔断桥。

晚稻惯尝乡味减,浊醪粗遣恶怀消。

故园正想芳菲处,不是登山即泛潮。

(0)

次答俞季郎献春见怀

石墐双扉久绝敲,才看春信到林梢。

烟霞有癖容吾傲,玄白无成任客嘲。

僻坞寻香才曳杖,寒荣偃曝暂依茆。

诗逋经岁难支遣,七寸毛锥几欲抛。

(0)

秋夕雨柬潘孟与

雨叶淋漓战不休,长风榻畔莽飕飕。

旋抽宿火频添茗,乍觉新寒始问裘。

世路逢场多作戏,宦情到海亦乘桴。

莼鲈且莫悬归思,好与潘郎赋早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