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三》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三》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总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脚下(jiǎo xià)的意思:指在脚下,表示一种位置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鸟总不知。" 鸟儿独自守在空寂的池塘边,而鱼儿自在地游过它的脚底,鸟儿对此却浑然不觉。这不仅是一幅自然界的生动场景,更蕴含了人生的哲思。

首先,“守空池”象征着一种坚守与孤独的状态,鸟儿可能代表着那些在世俗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它们或许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周围的世界却似乎并不理解或关注它们的存在。

接着,“鱼从脚下过”则暗示着世界的另一面——变化与流动。鱼儿代表着生活中的机遇、变化和未知。它们在水中自由穿梭,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可能性。然而,对于守在池边的鸟来说,这一切都是“总不知”的,即它们无法感知或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鸟与鱼的不同状态,探讨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可能固守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之中,难以察觉或理解外界的变化与新知;另一方面,世界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个体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视角和经验,难以完全把握或适应这种变化。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广阔世界时的局限性与探索的可能性,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理解并接纳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五月

雕玉押帘上,轻毂笼虚门。
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文。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
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0)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0)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0)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其一

吴苑晓苍苍,宫衣水溅黄。
小鬟红粉薄,骑马佩珠长。
路指台城迥,罗薰裤褶香。
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

(0)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0)

梁台古愁( 一作意)

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
台前斗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
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
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
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
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湟秋漫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