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三十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三十四》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须弥槌,虚空鼓,而以音声佛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龙(cóng l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原有的势力、背叛原来的朋友,投靠更有权势的人。

风从(fēng cóng)的意思:风从是指风势来自某个方向,也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发生或某种行为的起因。

佛事(fó shì)的意思:指佛教的事务或仪式。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音声(yīn shēng)的意思:声音、音响。

云从(yún cóng)的意思:指云彩从东方飘移到西方,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或转瞬即逝。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圣人的影响力及其对万物的影响。"云从龙,风从虎",形象地展现了圣人如同龙与虎一般,能够引领和激发周围环境的变化,象征着圣人的智慧与力量能感召万物。"圣人作而万物睹",进一步强调了圣人的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使得一切事物都能被世人所见,寓意着圣人的作为具有普遍性和深远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须弥槌,虚空鼓,而以音声为佛事",运用了更加抽象的意象来阐述佛法的深邃与广泛。"须弥槌"和"虚空鼓"分别代表了巨大的力量与无限的空间,而"以音声为佛事"则揭示了佛法通过声音传播,能够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这种声音不仅限于口头的教诲,更包含了心灵的触动与启示,体现了佛法的包容性和普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圣人智慧与佛法深邃性的赞美,以及它们对世界和人类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久雨·其二

榕根败屋两三椽,客径无人老更便。

地近东南多泽国,雨逢甲子少丰年。

径须酣饮六十日,安用取禾三百廛。

待得风头风力□,梅花如雪月初圆。

(0)

富沙道中

征衣犹带去年尘,入眼溪山似故人。

社燕秋鸿应共笑,是翁如我往来频。

(0)

次韵郎中弟见寄·其一

筠溪岸上千竿竹,梦想犹疑玉笋斑。

只欠吾家小居士,杖藜风雨亦来还。

(0)

劝石集贤饮

都门祖軷绮筵张,举白无由诉羽觞。

石室紬书勤亦至,金貂换酒醉何妨。

瓮间吏部宁须问,席上车公不可忘。

应念朝来犹眊氉,解酲谁用蔗为浆。

(0)

大涤洞天留题

谁挽天河泻翠崖,一条飞瀑界烟霞。

只愁风力半天劲,吹向人间作雪花。

(0)

至启休沐之中静专一室病不复饮无以慰怀性且寡合若何为乐但窗閒弄笔信意乱书无所从意无所得自如而已岂曰诗乎不觉又成五章章之首句皆云朱门多好景盖纪田第园林之胜美明公游豫之适昔张处士献牛奇章诗尤鲙炙人口其警句有带盘红鼹鼠袍砑紫犀牛之盛然而清议者不以为累公之德何哉赋闲宴而歌富贵也小子是作焉敢望回然亦驽骀之希骥尔·其二

朱门好景多,全宅在园林。

席上攀红艳,阶前蹋绿阴。

牡丹疑国色,孔雀是家禽。

珍重主人意,开樽日易沈。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