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四时花鸟·其四》
《题四时花鸟·其四》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送]韵

的的玉梅舒,啁啁翠禽哢。

参横月落时,惆怅罗浮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横(shēn hé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位置或行为不按常理或规则进行,凌乱混杂。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翠禽(cuì qín)的意思:翡翠色的鸟类,比喻美丽的鸟类。

啁啁(zhōu zhōu)的意思:形容声音高而尖利。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玉梅(yù mé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女子。

罗浮梦(luó fú mèng)的意思:指虚幻、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静谧与孤寂之美。首句“的的玉梅舒”以“的的”形容梅花的明亮与清晰,展现出冬日里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啁啁翠禽哢”则通过鸟鸣声,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接着,“参横月落时”一句,巧妙地运用天文现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深沉,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凡俗的意境。“惆怅罗浮梦”,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罗浮梦在这里象征着理想与梦境,与眼前的现实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梦想与现实关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醉吟

天在地在我亦在,天改地改吾始改。

前身曾作孔子孟子为人憎,也曾为禹为稷为人爱。

来来去去非贪痴,自去自来自不知。

今生暂来作个咬啮菜根汉,焉知再来不遇文王出弹时。

四溟为罍杓北斗,举世攒眉我开口。

眼前不见白衣人,风月自当青田酒。

万事不预非无功,顺应为用虚为宗。

几度贫贱几度英雄,几度少年几度翁。

天吴紫凤任颠倒,披襟引满对秋风。

(0)

句·其四

一春多是雨,四壁半生苔。

(0)

十一砺四首·其二

我本渔樵徒,山水足嘉遁。

昔也为凤凰,今焉乃驽钝。

反思生为人,虚食国家饭。

讵甘死贼手,钳口违公论。

孤忠破众逆,弥久气弥健。

决当乘良机,为国行天宪。

勇往直无前,一举四海劝。

谈笑解倒悬,尽释下民怨。

生或不就绪,死当偿夙愿。

罔使竟食言,劫劫抱长恨。

(0)

无题五首·其三

一天悽怆事,此恨极难裁。

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

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

(0)

励志二首·其一

炎正遭中微,冠屦纷倒置。

四壁皆楚歌,獯鬻何凶炽。

万命堕荆棘,身与豺狼值。

攒眼刺荼毒,地无隙可避。

君子饿欲死,为时所唾詈。

白昼行梦中,更相问憔悴。

我蛰茅茨下,有生痛自愧。

寒灯吊老影,恻恻不遑寐。

忧抑并填膺,反覆论此事。

嗣君尚幼冲,厉阶谁所致。

权奸弄破国,珠玉乱走地。

曾谓顷刻间,一蹶失神器。

风沙犯天颜,生死一叶寄。

势去若瓦解,哀告不可譬。

太庙枥胡马,太学巢胡吏。

殿阁奏秋凉,群群走魈魅。

凄风吹宫花,春不肯明媚。

哀笛破深愁,满目新亭泪。

我朝圣明君,一一皆善治。

涵育三百年,岂无忠义士。

我读我父书,颇曾识大义。

无以死恐我,死亦心不二。

残生齧胆檗,气怒频裂眦。

或时坐如死,突眼噤相视。

先王泽未泯,中兴断可冀。

仰呼吁不平,挺身摅大志。

四方皆风动,德化成渐被。

春秋生杀权,华夷有定位。

后有董狐笔,当严于载记。

爰以明人伦,永使勿颠坠。

(0)

醉乡十二首·其七

万里和风眼底回,陶陶乐土隔飞埃。

暖浮花思春初透,红涨霞纹潮正来。

长驻童颜驱老去,不教玄鬓受愁催。

举头阊阖手能摸,更欲乘风过九垓。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