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华堂先大父国录叔大父安抚教授之地堂前古桂岿然独存花时踏月徘徊其下诵先君旧隐之诗次韵追感》全文
- 注释
- 古桂:古老的桂树,象征着悠久的历史或学问。
吹香:散发出香气。
秋月明:明亮的秋月,寓意清冷而明亮的夜晚。
当年:过去的时候。
曾:曾经。
听:听见。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代表学习和知识。
角弓:古代的一种兵器,也指人才。
有赋:有所成就或才华出众。
门人:弟子或学生。
在:存在。
邂逅:偶然相遇。
犹须:仍然需要。
问:询问。
悴荣:困厄与显达,人生的起落。
- 翻译
- 古老的桂树飘散着香气,秋月明亮如镜。
那时曾听见琅琅书声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古桂花香浓郁,明月高悬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忆起了过去听闻读书声的情景,那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知识的积累。"角弓有赋门人在"一句,则表明当时有文臣武将守护着这个地方,既是对安全的保证也是文化教育的象征。而最后两字"邂逅犹须问悴荣"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岁月和人物的追念之情,通过询问现状来表达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记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诗人以古桂和明月为背景,穿插过去与现在,抒发自己对于知识传承、家风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其十六伞墩
彦古侍郎七世孙,姓吴名重元隐沦。
伪吴窃据党朱定,借粮不许族重门。
一妾携雏出远匿,返取嫡子刃已吞。
孤儿八岁天所存,老渔拯此芦中人。
云亭日暮遇重婿,相对涕泗交沾巾。
存孤济险阴佑耳,琼弁之报何足论。
孤儿曰远从婿姓,五子其四仍归根。
以死抗逆古壮士,义烈自足启后昆。
妾张渔顾婿姓陈,至今轶事传伞墩。
寄怀江宁张子莼太守四首·其二
逆旅多烦忧,相思溯畴曩。
忆自避兵初,出门何惘惘。
一唱相逢行,此乐非意想。
投分略年义,雄谈日抵掌。
同续兰亭诗,更打秦淮桨。
好山必共看,佳句亦同赏。
人方羡攀嵇,我颇惭说项。
何期天末风,吹散浮萍两。
惟馀今昔怀,感旧增怅怏。
良觌不可常,流光付歘恍。
所以南皮游,悲来叹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