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诗吾解赋,升平不似放翁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代谢(dài xiè)的意思:指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怪讶(guài yà)的意思:形容奇怪、惊讶的样子。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牧笛(mù dí)的意思:指牧人吹奏的笛子,比喻对牧业或农业耕种等工作的熟悉和精通。
樵歌(qiáo gē)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唱歌,比喻在艰苦环境下保持乐观心态,用歌声激励自己。
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市人(shì rén)的意思:指庸俗、浅薄、没有修养的人。
戍角(shù jiǎo)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境时,角楼上的哨兵能够观察到边界的情况。比喻处于最前沿的防守位置,能够洞察事态发展。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汹汹(xiōng xiō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猛烈,形势迅速发展的样子。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征鼙(zhēng pí)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征召士兵。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翻译
- 市井之人见到我可能会感到惊讶,我倚着拐杖站在那里究竟在做什么。
昔日战鼓号角声嘈杂,如今樵夫牧童的歌声依旧和谐。
尽管风景依旧,但难免会引发登高怀古的感慨,秋天的凋零怎能没有新陈代谢的悲伤。
陆游老翁的诗我还能吟诵,但这样的太平盛世已不同于陆游所处的时代了。
- 注释
- 市人:市井之人。
指点:指指点点。
怪讶:感到惊讶。
拄杖:倚着拐杖。
空:空地。
何所为:做什么。
戍角:军中的号角。
征鼙:出征的鼓声。
汹汹:嘈杂。
樵歌:樵夫的歌声。
牧笛:牧童的笛声。
熙熙:和谐。
风流:美好的时光。
摇落:秋天的凋零。
宁无:怎能没有。
代谢:更迭变化。
翁诗:陆游的诗。
赋:吟诵。
升平:太平盛世。
放翁:陆游的别称。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人游历之感怀的诗篇。从内容上看,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追忆和现实状态的对比。
"市人指点应怪讶,拄杖倚空何所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城市中的游历感受,他看到人们议论纷纷,却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困惑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戍角征鼙曾汹汹,樵歌牧笛尚熙熙。"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和农村的宁静生活,其中“戍角”指的是边关的军事号角,“征鼙”则是古代战争时使用的铜鼓。这两者常用以形容战争与动荡之声。然而在这首诗中,却与“樵歌牧笛”相对,表现出一种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风流剩有登临兴,摇落宁无代谢悲。" 这里,“风流”指的是文人墨客游历山水所留下的文化遗迹,“剩有”则意味着现如今已经大不如前。而“摇落”则是秋天树叶飘零的景象,常用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哀伤。
"□□翁诗吾解赋,升平不似放翁时。" 这两句中,“□□”可能是指代某位古人或诗人的名字,由于字数已知,所以用两个方框代替。诗人表达了自己理解并能写出类似那位诗人的作品,但当前的太平盛世却不如过去某个时期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代沧桑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