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的《梦游罗浮与山人会酌罢请各言己志》。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孝子”、“忠臣”的理想人格追求,以及对于“人”的普遍性理解。
首句“在家名孝子,在国目忠臣”,通过对比“家”与“国”,强调了个人在家庭与国家中的双重角色。孝子,意味着在家庭中尽孝道,尊重长辈,维护家族和谐;忠臣,则是在国家中忠诚于君主,为国家利益着想,尽职尽责。这两者都是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接下来的“天上地而下,中焉我是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人”的理解。这里将“天”、“地”、“下”作为背景,强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人的存在状态。通过“中焉”二字,诗人表达了人处于天地之间的独特地位,既不是高不可攀的神灵,也不是低下的生物,而是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思考、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存在。这不仅是对人性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还蕴含了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庭山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
狂语醉发应卢胡。
《洞庭山》【明·高启】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狂语醉发应卢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4967c66a5120148132.html
渭上秋夕闲望
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
极浦涵新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
送张高安入京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
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
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
八簉鹓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
送朱中舍游江东
孤城郭外送王孙,越水吴洲共尔论。
野寺山边斜有径,渔家竹里半开门。
青枫独映摇前浦,白鹭闲飞过远村。
若到西陵征战处,不堪秋草自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