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疏景一庭匀。
紫箫声里隔行人。
这首《浣溪沙·寒夜有怀》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寒夜中的凄清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藓碧莎平草”,开篇以“藓碧”、“莎平”、“草”三词描绘了寒夜中草地的景象,绿苔覆盖,青草平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藓碧”二字,既点出了草色的翠绿,又暗示了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绿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自然之美。“莎平”则强调了草地的平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一块绿色地毯。
“画阑十二月初新”,接着描绘了寒夜中的画栏,初冬时节,画栏经过一番修饰,显得格外清新雅致。这里的“画阑”不仅指装饰精美的栏杆,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寥寥疏景一庭匀”,进一步渲染了庭院的空旷与宁静,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冬夜月光下的庭院图景,月光均匀地洒在庭院之中,给人一种清冷而和谐的感觉。
“露冷半天迷极望,云■几树映寒津”,这两句通过露水、云雾、树木等元素,进一步深化了寒夜的氛围。露水在寒冷的夜晚凝结成霜,使得天空显得更加寒冷而遥远,仿佛置身于一片迷茫之中。远处的树木在云雾的映衬下,更显孤寂与寒冷,寒津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紫箫声里隔行人”,最后以紫箫声作为收尾,紫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声音悠扬而哀婉,此处用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在这样的夜晚,紫箫声似乎隔着人群,传递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怀念,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首词通过对寒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汉庭谋帅用诗书,丞相今来握虎符。
帐下偏裨皆缓带,军中谈笑亦投壶。
故开广榭宜高会,自有清泉入座隅。
三辅衣冠献谣俗,五陵豪侠壮规模。
椎牛酾酒捐长日,急管哀弦舞艳姝。
射取天狼作乾豆,莫推卫霍擅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