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松风飘磬寂”,以松林中的风声与寺庙里的钟磬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寂静氛围。这里的“寂”字不仅指声音的寂静,更蕴含了心灵的沉静与超然。
次句“花雨点尊空”,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想象花朵随风飘落,仿佛是天空降下的细雨,轻柔地洒在空无一物的酒尊之上。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纯净。
后两句“世事浮云外,些儿说未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他将世间的一切琐碎与烦恼比作飘浮在天际的云朵,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远不可触及。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这样的超脱中,仍有未尽的话题和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达到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国香.赋兰
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
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
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
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
霁痕消蕙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
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
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
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
赠江瞻道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
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
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
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
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
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
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
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
我友居淮滨,饮德悉自幼。
岂期羁旅间,乃获闻謦欬。
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
埋藏困尘埃,要以不可垢。
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
馀亏能几何,不待勉而就。
乃知昔求艰,特以见未久。
但忧奔莫及,敢惮喘而走。
我心子所知,濩豁无所囿。
是以行于世,往往得嘲诟。
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丑。
立之明鉴前,乃见其可否。
子于我无嫌,告我当苦口。
惟我于改过,窃不敢自后。
嗟予迫饥寒,子亦仰五斗。
何当两有归,投老作邻叟。
《赠江瞻道》【宋·张耒】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我友居淮滨,饮德悉自幼。岂期羁旅间,乃获闻謦欬。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埋藏困尘埃,要以不可垢。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馀亏能几何,不待勉而就。乃知昔求艰,特以见未久。但忧奔莫及,敢惮喘而走。我心子所知,濩豁无所囿。是以行于世,往往得嘲诟。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丑。立之明鉴前,乃见其可否。子于我无嫌,告我当苦口。惟我于改过,窃不敢自后。嗟予迫饥寒,子亦仰五斗。何当两有归,投老作邻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9867c6783991d9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