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雪消溪涨的自然景象,以及山色在这样的变化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雪后溪水上涨时的动态美,以及山色在这一过程中的静谧与壮观。
首句“头上琼冈出旧青”,以“琼冈”形容雪后的山峦,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将山体比作覆盖着琼玉般的雪,而“旧青”则暗示了山色在雪消之后恢复了原有的翠绿,表现出一种从冬日严寒中复苏的生命力。
次句“马边流水涨寒汀”,通过“流水涨寒汀”描绘了溪流在雪消之后逐渐上涨的情景,这里的“马边”可能是诗人行进途中的视觉所及之处,以“马边”作为观察点,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同时,“寒汀”一词不仅指出了水边的环境特征,也暗含了季节变换的冷意,与前句形成了一种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
后两句“若为留得晶莹住,突兀长看素锦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不舍。诗人想象如果能留住这晶莹剔透的雪景,他愿意长久地欣赏,将其视为一幅永恒的画卷。这里运用了“素锦屏”的比喻,将雪后的山川比作色彩斑斓的锦屏,既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山色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消溪涨、山色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汨罗江
鬻熊庙鬼啾啾泣,嗣王大醉无醒日。
秦虎岂无攘袂来,楚姬犹绾纤腰立。
纤腰竞借君王顾,小子为欢老夫怖。
灵宝何堪坐授人,不闻鬼恫见天怒。
天怒无如君梦梦,独醒那能偕醉众。
醒醉都难不复支,聊借江鱼收顶踵。
不散精灵哭到今,楚俗无知抛角粽。
壬午寇从六安来复破庐江尽歼老稚捕击丁壮庐舍金币焚掠殆尽堞垣践毁如平地盖从来未有之惨也纪事一首
崇祯十五年,干支在壬午。
前此流亡民,强半归故土。
渐渐辟荒田,种麦兼种黍。
四月大麦熟,秧田绿可睹。
贼从蓼六来,衔枚疾如羽。
蹂躏四野田,麦枯不得取。
人民复散亡,孤城鲜完堵。
雉堞践为隍,丁壮遭击捕。
剪发阻归路,分曹隶行伍。
间或逃归乡,官法猛如虎。
从贼尚苟延,归乡还逢怒。
贼势益滋蔓,闾阎益孤苦。
何不宽其纲,招之返农圃。
腐儒无长算,良民气莫吐。
纪此戒后人,抚循望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