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催 租 行 宋 /范 成 大 输 租 得 钞 官 更 催 ,踉 蹡 里 正 敲 门 来 。手 持 文 昼 杂 嗔 喜 :"我 亦 来 营 醉 归 耳 !
"床 头 悭 囊 大 如 拳 ,扑 破 正 有 三 百 钱 :不 堪 与 君 成 一 醉 ,聊 复 偿 君 草 鞋 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草鞋(cǎo xié)的意思:指简陋、粗糙的鞋子,也用来比喻贫穷的生活状况。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里正(lǐ zhèng)的意思:指在行为、品德上表现得非常正直、公正的人。
踉跄(l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行走时摇摇晃晃,步履不稳。
扑破(pū pò)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势不可挡,一举击破。
悭囊(qiān náng)的意思:悭囊指的是吝啬、小气,不舍得花钱的意思。
敲门(qiāo mén)的意思:指敲门来寻求帮助或向他人请教。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输租(shū zū)的意思:输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亏损、赔本的意思。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草鞋费(cǎo xié fèi)的意思:指在旅途中由于长途跋涉而磨破的草鞋,比喻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 注释
- 输租:缴了租。
钞:户钞,官府发给缴租户的收据。
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里正:即里长,古代乡里小吏,专管催督赋税。
文书:催租的文件。
一说指上文的户钞。
杂嗔喜:又是生气又是高兴。
嗔,怒,生气。
亦:只是,不过。
营醉归:图谋一醉以归。
意即勒索。
营,图求。
悭囊:悭吝者的钱袋。
此处指储蓄零钱的瓦罐,即“扑满”,取钱时须把罐打破,故下文说“扑破”。
扑破:取钱时把瓦罐打破。
不堪:不够。
君:指里正。
聊:姑且。
君:对里正的尊称。
草鞋费:行脚僧人有所谓“草鞋钱”,此指“跑腿费”,是公差、地保等勒索小费的代名词。
- 翻译
- 缴了租税得到收据官府还派人催,里正踉踉跄跄忽然又来敲门。
拿着收据看了看又是发怒又是笑,我来只不过是要找杯酒喝而已。
床头有个如拳头那么大的积钱罐,打破瓦罐取出攒下的三百文钱。
这点钱还不够让您喝醉一次,姑且给您算作补偿您的跑路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缴纳赋税后所面临的困苦情境。首句"输租得钞官更催",写出了农民辛苦劳作后,还要面对官府的催促,显示出生活的艰辛。"踉蹡里正敲门来",通过里正(地方小吏)上门催租的形象,刻画出官府催逼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诗句"手持文书杂嗔喜",表现了里正既带着责备又带有一丝侥幸的心理,可能是因为农民能支付一部分税款而感到欣慰。诗人自述"我亦来营醉归耳",表达了他打算用仅有的钱财买酒,借酒浇愁,暂时忘却生活的困苦。
"床头悭囊大如拳",形象地写出诗人囊中羞涩,仅有微薄的钱财。最后两句"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表达了诗人虽然无力畅饮,但还是愿意拿出这笔钱来勉强支付里正的草鞋费用,流露出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揭示了宋代农民在沉重赋税下的生活状态,富有同情和民生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幽居春夜
暮景催人雪鬓双,十年始复反吾邦。
云逢佳月每避舍,酒压闲愁如受降。
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
要知清梦游何许,不钓桐江即锦江。
西村暮归
天气清和修禊后,土风淳古结绳前。
村村陂足分秧水,户户门通入郭船。
亭障盗消常息鼓,坊场酒贱不论钱。
行人争看山翁醉,头枕槐根卧道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