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丘 为 往 唐 州 唐 /王 维 宛 洛 有 风 尘 ,君 行 多 苦 辛 。四 愁 连 汉 水 ,百 口 寄 随 人 。槐 色 阴 清 昼 ,杨 花 惹 暮 春 。朝 端 肯 相 送 ,天 子 绣 衣 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口(bǎi kǒu)的意思:形容众多人口,表示人数众多。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槐色(huái sè)的意思:指人的面色或物体的颜色泛黄或发灰的样子。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连汉(lián hàn)的意思:指连续几代都有人在朝廷中任职。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四愁(sì chóu)的意思:四种忧愁,指人生中的四大忧虑。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宛洛(wǎn luò)的意思:形容山势曲折迂回。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 注释
- 宛洛:指古代的宛县(今河南南阳)和洛阳,都是繁华之地,这里代指尘世的纷扰。
风尘:比喻旅途的劳顿或世事的纷扰。
四愁:形容广泛的忧虑。
汉水:中国中部的一条河流,流经湖北、陕西等省。
百口:全家人的意思,通常指人口众多的家庭。
随人:跟随的人,这里指家眷。
槐色:槐树的颜色,常用来形容夏日的景色。
杨花:杨树的花,常在暮春时节飘散,象征离愁。
朝端:朝廷的高级官员。
绣衣臣:古代指天子近臣,这里是对诗中人物的尊称。
- 翻译
- 洛阳和宛地风尘仆仆,你的行程充满了艰辛。
四面八方的忧虑如同汉水连绵,全家人的生活都寄托在你身上。
夏日槐树荫蔽白昼,晚春杨花飘散,撩动离愁。
朝廷哪肯轻易送别,你是天子身边的绣衣臣子啊。
-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关切之情。开篇“宛洛有风尘,君行多苦辛”两句,通过环境的描述,表达了朋友即将踏上的旅途充满艰难和坎坷。"四愁连汉水,百口寄随人"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深重,如同汉江的水流一样绵长,也如同众多的言语被不断传递。
中间两句“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强化了离别时的愁绪。这里的槐树和杨花不仅是季节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表达了诗人愿意在清晨时分去为朋友送行的决心,同时也点出了自己作为皇帝的侍从身份(“天子绣衣臣”),这种身份使得他无法长时间离职,只能是在朝廷之端,尽一点微小的送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朋友离别时复杂而真挚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关大举隐士
秋阳化为霖,流潦涨平陆。
阴霾晦万象,岁暮时运速。
居者窘营为,行者困驰逐。
晨兴起慨叹,旅怀伤局促。
飙风振丛薄,泥涂没车轴。
庭树无全柯,原草变馀绿。
静念穷居士,杳然苍山麓。
短褐才掩胫,糗糒常不足。
从事屡失会,养高动违俗。
空椟隋侯珠,谁明卞氏玉。
贫贱少知己,隐沦愧亲族。
励节希世贤,君子善自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