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断塞(duàn sāi)的意思:指堵塞的东西被打开或解决。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风传(fē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得很快,迅速传开。
挂帆(guà fān)的意思:指船只扬起帆,即将起航或即将离开。
冠豸(guān zh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借箸(jiè zhù)的意思:指借用他人的筷子,比喻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才能。
尽好(jìn hǎo)的意思:尽力做到最好
鲸浪(jīng làng)的意思:形容波涛汹涌、浪涛如山的景象。
廉陛(lián bì)的意思:指君主廉洁自律,不纳贿赂,不受贪污。也形容官员廉洁奉公,不受贪赃。
龙墀(lóng chí)的意思:指帝王的座位,也比喻权力和地位。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商霖(shāng lín)的意思:商霖指的是商人和财富的积累。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许国(xǔ guó)的意思:指许多国家或地区。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于时(yú shí)的意思:指适时、合时宜。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注释
- 冠豸:古代一种象征清正的瑞兽,这里代指清廉的官员或风气。
商霖:商汤时期的贤臣,比喻理想的明君。
鲸浪:形容波涛汹涌的大海,象征艰难的环境。
龙墀:宫殿的台阶,代指朝廷或皇室。
帝渥:皇帝的恩惠或恩典。
廉陛:象征廉洁的殿堂。
边声:边境的声音,可能指战事或边防动态。
塞垣:边疆的城墙。
烝民:众多的百姓。
好音:美好的声音,这里指儿童的歌声。
- 翻译
- 冠豸的英勇气概流传至今,那时已期盼商汤般的贤明君主降临。
扬帆航行在鲸鱼掀起的大浪中,向着天空,怀揣着辅佐朝廷的雄心壮志。
皇帝的恩泽从遥远的廉洁殿堂颁发,边疆的嘈杂声音在深深的城垣外渐行渐远。
无需再吟诵关于百姓的诗句,因为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纯真的歌声,那是美好的旋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作品,名为《代人上师垣生辰》。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祝寿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受敬礼者寿辰的美好祝愿。
“冠豸英风传至今”一句,以“冠豸”比喻受敬礼者的高贵与非凡,不仅是对其个人品德的赞扬,也预示着他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于时早已望商霖”则表达了诗人对其期待已久,希望他能如同古代贤者商朝之霖泽般恩泽百姓。
“挂帆鲸浪朝天日,借箸龙墀许国心”两句,更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鲸鱼喷水成云,比喻受敬礼者的伟大事迹,而“借箸龙墀许国心”则暗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关怀,愿意将自己的才智贡献给国家。
“帝渥荐颁廉陛远,边声初断塞垣深”一段,通过皇帝赐予珍宝与边疆初见安宁的情景,表达了受敬礼者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为国防所做的贡献。
最后,“不须更诵烝民句,处处儿童尽好音”则意味着受敬礼者的德行和教诲已经被人们广泛传颂,无需再次吟诵古人诗句,因为他的美德已深入人心,连儿童都能模仿其音调。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受敬礼者个人的崇高评价,更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是一首融合了个人品德、历史背景及民族情感于一体的祝寿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
咨访代宸聪,霜威八郡中。
褰帷询潦旱,按俗悯年凶。
地古潴防失,江流斥卤通。
绣衣亲计粟,玉节坐鸠工。
瘴海秋腾隼,关河晓驻骢。
已兼修废坠,非但慰疲癃。
陂水寒仍绿,鹾田岁又丰。
永贻饘粥惠,宁忘我侯功。
利泽思王景,恩波感白公。
铭心那可报,镌石纪无穷。
奉题清远伯水墨图中写松竹梅
君不见徂徕峰顶秋涛作,琅琊台上天声落。
君不见黄陵庙前千万枝,楚云湘雨青离离。
不知何树临寒水,冷蕊空香拂征骑。
乍逐吴歌曲里残,又向边人笛中起。
君侯受钺下闽藩,草木还沾雨露恩。
山中亦有淩霜柏,思向侯门深托根。
高凉梁惟正爱日堂
来日短短去日多,百龄悠悠易蹉跎。
事亲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长知奈何。
帘前白日閒来度,强半光阴夜中去。
长日须教十二时,时时好在承颜处。
游宦因兹想故乡,铜鱼山色对高凉。
家临电白城头树,走马别来凡几霜。
忆昨西台著绣衣,今为花县亦忘机。
寥寥廨宇秋灯下,海阔天遥有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