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言不疾,彼指不躬。渊览于道,永思厥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轨(chū guǐ)的意思:指本来应该按照既定计划、方向或道路前进的人或事物偏离原先的轨道,走上错误的道路。
法天(fǎ tiān)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力量无法抵挡,无法阻挡。
机衡(jī 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轻重得失、长短高低等方面的比较和衡量。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内顾(nèi gù)的意思:内顾指的是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内部事务,不关心外部的事物。
取象(qǔ xiàng)的意思:从事物的外貌或特征中寻找共同点,以推断或比喻其他事物。
永思(yǒng sī)的意思:永远怀念思念
虞夏(yú xià)的意思:指担心、忧虑。
正位(zhèng wèi)的意思:指人的地位或职位正当、合法,没有任何问题或争议。
- 鉴赏
这首《车左铭》是汉代文人崔骃所作,其内容深含哲理与礼仪之道。诗中以“车”为载体,借以阐述君子之德与治国之策。
首句“虞夏作车,取象机衡”,开篇即点明了车的起源与象征意义,车在古代不仅是交通工具,更蕴含着平衡与和谐的哲学理念。接着,“君子建左,法天之阳”,指出君子应居于车之左侧,效仿天之阳刚,象征着领导者的地位与责任。
“正位授绥,车不内顾”,强调领导者应坚守正直的位置,给予民众指导,而不会自我回望或犹豫,体现了坚定与果敢。随后,“尘不出轨,鸾以节步”,描绘出领导者行事稳健,如同鸾鸟般优雅地行进,不偏离既定的道路,象征着治理国家时的有序与高效。
“彼言不疾,彼指不躬”,进一步说明领导者应以身作则,不急于求成,也不亲自参与琐事,而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民众共同进步。最后,“渊览于道,永思厥中”,表达了领导者应深思熟虑,洞察事物的本质,持续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追求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整体而言,《车左铭》不仅是一首对古代车制的赞美诗,更是对理想君主品质的颂扬,以及对治国理政智慧的深刻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