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梅杂诗·其九》
《咏梅杂诗·其九》全文
宋 / 张道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茶灶熏炉笔床黄昏待月在东厢

无人知得花清处,影落寒池水亦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床(bǐ chuáng)的意思:指书桌或书案。也用来形容写作的工作环境或条件。

茶灶(chá zào)的意思:指茶水的烧水炉,比喻平凡的小人物。

东厢(d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破败不堪、残破不堪的样子。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熏炉(xūn lú)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的地方。

知得(zhī de)的意思: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透彻。

注释
茶灶:烧水煮茶的炉具。
熏炉:用来熏香的炉子。
笔床:放笔墨的桌子,可能指书房。
黄昏:傍晚时分。
东厢:房屋的一侧或偏房。
花清处:花香四溢的地方。
影落:月影落下。
寒池:清凉的池塘。
水亦香:水也仿佛带上了香气。
翻译
茶灶、熏炉和笔床相伴,我在黄昏时分等待月光照进东厢。
这里没有人能理解我身处花香清幽之地,只有月影落在寒冷的池水中,连水也似乎带着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清幽生活。开篇“茶灶熏炉与笔床,黄昏待月在东厢”两句,设定了一个文人独处的空间,茶灶和熏炉散发出的烟雾与温暖,伴随着夜色渐浓,作者在东厢等待明月。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活画面,更隐含着对洁净、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

“无人知得花清处”一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喜悦,以及这种境界不为他人所知的孤高。"花清"二字,既可理解为环境中的花朵清新,也可以比喻诗人的心境清澈。

最后“影落寒池水亦香”一句,通过对月光投射在池水中形成的美丽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清凉香气,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刻领悟。这里的"水亦香",既是对视觉以外感官经历的描绘,也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享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道洽
朝代:宋   号:实斋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202~1268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念子相按部时日令子与折腰也亦愉快哉因赋此为子与解嘲并遗子相两面孔相向时将无一失笑也

传闻太守趋庭日,握手青山思不禁。

海阔群珠扶月上,天回双剑借龙吟。

诗篇且斗新秋色,手板宁输异代心。

一自蓟门风雨后,岁星何处不浮沈。

(0)

送张肖甫徵金岭西道便道还蜀·其二

沽酒斜阳双玉瓶,佩刀寒色映都亭。

相论白雪无先后,一别青春有醉醒。

南去风烟仍泯泯,北来天地渐冥冥。

即看十道衣冠使,回首何人哭汉庭。

(0)

履善比部归自岭右赋此问之

闻君八月下牂牁,铜柱天荒使者过。

桂岭风来秋色早,盘江水合瘴烟多。

夷童夹道誇椰酒,蛮女穿花出棹歌。

向识子云奇字擅,近来词赋更如何。

(0)

天宁寺同谢山人茂秦章行人景南李比部于鳞饯李伯承明府分韵得花字

长安三月芳意赊,习习柔风黄鸟斜。

春社虎溪能远送,暮云凫舄未堪遮。

城闉倦借支公马,江路吟逢潘令花。

去住即看同幻迹,向来离合不须嗟。

(0)

赋得反边马有归心

蹀躞玄圃秣,驱驰青海烟。

桃花汗玉勒,杨叶展丝鞭。

得意逢都尉,长鸣逐左贤。

鼓严霜耳峻,关恶夜蹄穿。

刁斗征人泪,琵琶汉女弦。

风声乱蒲类,月色满祁连。

虎穴生偏贱,麟台迹未传。

如逢貌奇骨,天外不辞年。

(0)

答子与春衣之寄

筒卷春衣薄,邮分粤路长。

蹙金双孔雀,嶷角一神羊。

缟纻粗难报,绨袍老不忘。

天涯散知己,真有四愁章。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