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千 秋 岭 上 宋 /晁 补 之 永 日 倦 高 跻 ,盘 回 四 望 迷 。松 根 危 抱 石 ,岭 路 曲 随 溪 。马 腹 飞 云 薄 ,山 腰 过 雨 低 。阴 崖 不 可 度 ,谁 此 构 长 梯 。
- 注释
- 永日:整日。
倦:疲惫。
高跻:攀登高峰。
盘回:环顾。
迷:迷茫。
松根:松树根部。
危抱:紧紧抱住。
石:石头。
岭路:山路。
曲随:弯弯曲曲。
马腹:马匹腹部。
飞云薄:像云朵般疾驰。
过雨低:雨滴低垂。
阴崖:阴暗的悬崖。
不可度:无法通过。
构:搭建。
长梯:长长的阶梯。
- 翻译
- 整日间疲惫于攀登高峰,环顾四周景色令人迷茫。
松树根深深抱住石头,山路弯弯曲曲沿着溪流前行。
马儿疾驰如云朵掠过天际,山腰处雨滴低垂。
阴暗的悬崖无法通过,谁能在此搭建长长的阶梯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千秋岭上》。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千秋岭上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永日倦高跻”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攀登后的疲惫,对高处的厌倦。接下来的“盘回四望迷”则写出山路曲折,视野开阔但又令人迷茫的情景。
“松根危抱石”描绘了松树顽强地扎根于险峻的岩石之中,显示出自然的力量和坚韧。而“岭路曲随溪”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随着山间溪流而行,富有动态感。
“马腹飞云薄”运用比喻,写出了山势陡峭,云雾缭绕,如同马匹的腹部轻轻托着薄薄的云层。最后一句“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诗人感叹山崖险峻,难以逾越,不禁质疑是谁建造了如此高耸的长梯,既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也流露出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千秋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白莲
爱幽花带露,映晓色,淡秋塘。
恨太华峰高,庐山社远,身世相妨。
谁知半溪烟景,且乘闲、华发照沧浪。
羡杀风标公子,一生何限清香。仙家摇曳水云乡。
高韵却浓妆。看脉脉盈盈,何消解语,已断人肠。
呼童更须沽酒,待夜凉、和月卷荷觞。
明日醒来信笔,新声付与秋娘。
八声甘州.饯帅阃张仲渊外郎先福建帅府出海捕寇服功
又西风、吹动塞云飞,碧天倚清秋。
拥长亭祖席,斜阳旗影,枫叶江头。
赞画雄藩三载,莲幕更风流。
愧我黄尘客,拂袂从游。
记取环峰亭下,问元戎战舰,巧运机筹。
共轻裘缓带,坐看瘴烟收。
念平生、棱棱英气,称沙堤、近侍骤骅骝。
须知道、月明千里,人在瀛洲。
风入松.和贝廷琚助教韵
谁教齿豁更头童。从唤作衰翁。
惜花已自因花瘦,况飘零、万点随风。
须信人生如梦,休言世事皆空。紫骝嘶过画桥东。
犹记软尘红。重来绿遍西湖路,消魂是、杜宇声中。
经眼倚妆飞燕,伤心照影惊鸿。
水龙吟.寿舍弟菊轩
天高秋气初清,姑山汾水增明秀。
黄花红叶,输香泛滟,恰过重九。
细捻金蕤,旋题新句,满斟芳酒。
况人生自有,安排去处,须富贵、何时有。
休说山中宰相,也不效、斜川五柳。
锄犁自把,山田耕罢,双牛随后。
经史传家,儿孙满眼,渐能承受。
待与君坐阅,庄椿岁月,作皤然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