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三首·其一》
《初夏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雨送春回。

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软玉(ruǎn y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温文尔雅、柔和如玉。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翻译
花香消散,红花稀少,蝴蝶也不愿飞来。
风雨潇潇,似乎在宣告春天的回归。
注释
芳歇:花香消失。
红稀:红花减少。
蝶懒来:蝴蝶懒得飞来。
潇潇风雨:风雨交加。
送春回:送走春天归来。
绿阴如许:绿荫如此茂盛。
无人看:无人欣赏。
软玉枝头:枝头像软玉般娇嫩。
已有梅:已经有梅花开放。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芳歇红稀蝶懒来”,这里形容的是春末时节,鲜花已经不再浓烈地盛放,偶尔有几只蝴蝶缓缓飞舞,但已显得有些懒散。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初夏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逝去之美的留恋。

“潇潇风雨送春回”,这句话则描绘了一场春雨即将来临的情景,通过“潇潇”一词传达出了细雨绵绵、持续不断的氛围。春天似乎在这场风雨中得到了一种延续和回返,这里的“送春回”可以理解为自然界对春天的一种留恋。

接着,“绿阴如许无人看”,这里的“绿阴”指的是树木繁茂所形成的浓荫,通过“如许”一词来形容这种景色,是那么地细腻和生动。诗中强调这份美景是“无人看”的,表现了诗人独自欣赏自然之美,具有某种孤寂感。

最后,“软玉枝头已有梅”,这里的“软玉”用来形容树枝柔软而细腻,而“已有梅”则预示着梅花即将或已经悄然绽放。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于新生事物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精美描绘,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独自品味自然之美时的孤寂情怀。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溪行二首·其二

疏钟度莽苍,远火耿微茫。

岁暮水归壑,夜寒天霣霜。

人生一虫臂,世路几羊肠。

老大忘绳检,狂歌尽意长。

(0)

道院述怀二首·其一

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

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

大药一炉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忧。

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

(0)

湖上夜赋二首·其二

清绝追凉地,平生得未曾。

似尝仙掌露,如嚼玉壶冰。

狂学菱舟曲,闲寻竹院僧。

更思生羽翼,散发醉巴陵。

(0)

雪中怀成都

忆在西州遇雪时,绣筵处处百花围。

乌丝阑展新诗就,油壁车迎小猎归。

感事镜鸾悲独舞,寄书筝雁恨慵飞。

愁多自是难成醉,不为天寒酒力微。

(0)

谒告归卧晚登子城

此身真是抱官囚,厌见长空赤日流。

斋壁晓山千嶂雪,扇纨新雁一汀秋。

系船空作清湘梦,御气难寻太华游。

菱角藕丝还恨少,强携玉瀣醉高楼。

(0)

梅雨初霁

梅雨忽已过,松风来飒然。

吟多锦囊富,影瘦角巾偏。

客祝加餐饭,儿忧少睡眠。

衰骸累人久,抚事感馀年。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