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纪不并立,诸儿得称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削(bǐ xuē)的意思:指用笔削去杂质,比喻去除不正之事或不好的东西。
并立(bìng l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平行、共同存在,互不干涉或相互制约。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臣子(chén zǐ)的意思:指效忠君主,尽忠职守的官员或臣民。
垂训(chuí xùn)的意思:指教导学生,使其受益。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戴天(dài tiān)的意思:形容极度嚣张、傲慢自大。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古者(gǔ zhě)的意思:指古代的人,古代的事物,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文化、风俗等。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君亲(jūn qīn)的意思:指君主和亲属之间的关系,表示亲近而尊贵的关系。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同父(tóng fù)的意思: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兄弟姐妹,也可指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儿子。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的意思:指敌对势力或人物之间互不共存、互不容忍。
- 鉴赏
这首诗以《春秋》开篇,引出孔子编纂此书的目的——垂训后世,强调了“古者父母雠,义不共戴天”的传统道德观念。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庄公与齐侯的关系,以及鲁国臣子的缺失,表达了对君亲之义的茫然感。进一步指出,《春秋》虽未记载齐鲁两国并立的历史,却让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贤德之士得以流传。最后,诗人感慨善恶终难掩,孔子的笔削之功,使得《春秋》至今仍为后人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春秋》这一历史典籍,探讨了道德、历史记录与人物评价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公正性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於城西而独未暇载酒
关山往岁曾冰裂,跋马平坡千树雪。
疏枝冷蕊最撩人,雪后生香微带月。
醉中不数长短亭,狐裘拥鼻风前醒。
十年丧乱岂记忆,一见新诗心目惊。
平生公辈真豪友,意气相投共杯酒。
只今流落天南端,怅望中原莫回首。
及身强健频看梅,此花到眼春光催。
玉人风味正清绝,但欠雪月相徘徊。
欲访城西寻醉语,竹篱茅舍知何许。
携壶藉草傥不嗔,便与此花长作主。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