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
《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段诗节选自唐代诗人李珣的《渔父歌三首》中的第三首,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作品。从这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和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棹警鸥飞水溅袍”,这里的“棹”指的是船桨,“警”意味着警觉或响声,整句表达了船桨搏水时产生的清脆声音,连带着水花溅到诗人的衣袍上。这个画面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影侵潭面柳垂绦”,这句话描写的是树木倒映在水中的情形,其中“影侵”意味着树影投射在水面,“潭面”指静谧的水面,“柳垂绦”则形容柳枝随风轻柔地摆动,整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景象。
接下来的“终日醉,绝尘劳”,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远离尘世烦恼的心境。他选择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方式——饮酒,这里的“终日醉”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自我放纵。
最后一句,“曾见钱塘八月涛”,则是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目睹的壮观景象——钱塘江在八月份的潮汐。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亲身体验,也强调了自然界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综合来看,这段诗节通过对声音、影像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香山晚步
蝉吟高树巅,渔唱菱塘口。
披衣出荆关,适值新雨后。
登高一仰观,明月落我手。
欣欣携月归,脱手月何有。
招寻不可得,忽遇窗左右。
扃户乘夕凉,木榻支未久。
无计扫馀热,天遣风为帚。
习习爽心脾,此味人知否?
适意在当前,曷胜呼负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