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棹歌六首(其二)》描绘了江上行舟时的风雨变幻与光影交错之景,充满了流动的美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句“朝朝风雨送船行”,以“朝朝”强调风雨的频繁,而“送船行”则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感,仿佛风雨是船只前行的伴侣,既衬托出旅途的艰辛,也暗示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这里的“风雨”不仅指天气现象,也暗喻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次句“白日无晴夜有晴”,对比鲜明地描绘了白昼与夜晚的不同景象。白日里风云莫测,难以预测,而夜晚却有着独特的明亮与宁静。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感慨。
接着,“东岸□灯西岸见”,“□”处应为“或”字,完整句子为“东岸或灯西岸见”。这一句通过“或”字的使用,巧妙地表达了灯光可能在东岸也可能在西岸,增加了画面的不确定性与探索性,仿佛在引导读者去想象那未知的光亮,增添了一种期待与好奇。
最后,“中间犹自不分明”,则将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指出尽管有诸多尝试去理解或寻找,但最终还是未能完全清晰地把握住那些变化与光亮。这句话蕴含了对人生复杂性和不可完全掌握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与人生的复杂多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未知与不确定性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徵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赠日东鉴禅师
故国无心度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
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