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辰春试终场王德循置酒登月阁邀丁希韩甚欢夜分方罢》
《壬辰春试终场王德循置酒登月阁邀丁希韩甚欢夜分方罢》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宝炷芬敷散瑞烟,月移花影上栏杆

角声又报梅花弄,只恐归时夜更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栏杆(lán gān)的意思:指用来围住或限制某个区域的栅栏或护栏。也比喻对某个范围或领域进行限制或阻碍。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瑞烟(ruì yān)的意思:指遇到吉利的事情,形容喜气洋洋,如云彩般飘散的好运。

时夜(shí yè)的意思:指白天和夜晚,泛指时间。

移花(yí huā)的意思:指用手法巧妙地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变换或转移。

梅花弄(méi huā nòng)的意思:形容人的技艺高超,能够轻松处理复杂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宴饮后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宝炷芬敷散瑞烟”,以“宝炷”点明了宴会的奢华,香气弥漫如同祥瑞之气,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散瑞烟”则暗示了宴会的结束,香气逐渐消散,留下的是淡淡的余韵。

次句“月移花影上栏杆”,通过动态的“月移”和静态的“花影”相互作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丽。月光轻移,将花的影子投射在栏杆之上,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宴饮的地点可能是在花园之中。

第三句“角声又报梅花弄”,“角声”是古代军中或庆典时使用的乐器声音,这里用来象征宴会的结束,与前文的“散瑞烟”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结束。同时,“梅花弄”则借用了梅花开放的季节特点,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美好与纯洁。

最后一句“只恐归时夜更寒”,表达了诗人对夜深归途的担忧,夜色渐深,寒意加重,但这种担忧中也蕴含着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宴会后宁静而略带忧愁的夜晚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宿东林寺

远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祇出,谷虚天籁闻。

挑灯过雁尽,得句晓窗分。

不寐关何事,幽栖意自欣。

(0)

挽刘实斋尚书

玉节江湖晚,油幢岭海春。

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

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

全归公不憾,愁绝奠刍人。

(0)

宪使魏青崖惠拄杖坚多节而色尚黄惟额用白立秋后十日声诗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竖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径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小烦拄到天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0)

还家父老见迓境上

出塞功名薄,还家父老怜。

尚迟一饭报,又愧五浆先。

手本平分社,诗堪助种田。

从今数来往,东陌与西阡。

(0)

泛西湖

百年岁月此池台,十里云霞镜面开。

青鸟惯含红旆去,小娃频采白莲回。

玉箫吹拂玻瓈国,绣縠穿交金碧堆。

好是太平人自乐,宫车咫尺不曾来。

(0)

仲宣楼

地大中原接,天低七泽浮。

山川元用武,离乱一登楼。

平远难为画,高寒易得秋。

无言双野鹜,相对抱清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