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成团,四个作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和(bǎo hé)的意思:指达到极限或最高点,无法再增加或超过。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采蕨(cǎi jué)的意思:指追求名利或物质欲望的行为。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风透(fēng tòu)的意思:风吹透,指寒风吹过身体,感到十分寒冷。
和罗(hé luó)的意思:指人和事物和谐相处,相互协调。
煎茶(jiān chá)的意思:指用热水冲泡茶叶,也比喻用热水煮沸。
密机(mì jī)的意思:指机密、秘密的计谋或手段。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破晓(pò xiǎo)的意思:指天快亮的时候,夜色开始消散,天空逐渐明亮。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闻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声音或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莺吟(yīng yín)的意思:形容美好的音乐声。
诸尘(zhū ché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烟尘四起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纷杂不堪、混乱的状况。
作队(zuò duì)的意思:指同一方面的人或物相互配合,共同行动。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十二时辰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禅意生活。
"拽转十二时,不与诸尘对",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时间束缚,与尘世琐事隔绝的状态。"饱和罗饭,瘦策闲嬉",写的是简单而满足的饮食,以及悠闲自在的游历。"三个成团,四个作队",可能是形容山间野生菌类或鸟兽群集,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生机。
"向云坳涧曲,采蕨蕈煎茶,缕笋芹为脍",细致描绘了采摘山野食材,烹煮茶肴的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弥勒不知,释迦不会",借用了佛教中的两位菩萨形象,表示自己已经超脱了佛理的束缚,达到了内心的宁静。
"刚被春风透密机,高林破晓莺吟碎",春天的微风吹过,树林在清晨的鸟鸣声中苏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眼里闻声,且居门外",表达了诗人愿意停留在门外,静听自然的声音,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清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意和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禅修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幽居作
山舍千年树,江亭万里云。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
四月桑半枝,吴蚕初弄丝。
江行好风日,燕舞轻波时。
去事旋成梦,来欢难预期。
唯凭东流水,日夜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