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山中游历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老大无家亦有筇”,诗人以“老大”自指,虽已年迈,却依然手持竹杖(筇),独自在山中漫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无家”二字,既是对自身孤独状态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心灵家园的追求。竹杖不仅是行走的工具,也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代表了他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内心的自由。
“寻山山顶有高松”,随着脚步的深入,诗人来到了山顶,那里生长着高大的松树。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寓意着在人生的旅途上,即使面对高山险阻,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支撑。高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是诗人内心力量的体现。
“芒鞋常恐行来遍”,诗人穿着草鞋,踏遍了山中的每一寸土地,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也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芒鞋的磨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但诗人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前行。
“一日排云到一峰”,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到达山顶的壮丽景象。通过“排云”这一动态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壮阔,最终达到的是一份超越凡尘的宁静与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肯定——即使道路崎岖,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抵达心中的高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表达了对自由、坚韧与超越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鸾.早春
沙堤香软。正宿雨初收,落梅飘满。
可奈东风,暗逐马蹄轻卷。
湖波又还涨绿,粉墙阴、日融烟暖。
蓦地刺桐枝上,有一声春唤。任酒帘、飞动画楼晚。
便指数烧灯,时节非远。陌上叫声,好是卖花行院。
玉梅对妆雪柳,闹蛾儿、象生娇颤。
归去争先戴取,倚宝钗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