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泯尘惑相,拭写缠倒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拆裂(chāi liè)的意思:指分裂、瓦解,形容团结破裂,关系破碎。
丹岑(dān cén)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丹峰一般。
倒心(dǎo xīn)的意思:指心思倒转,对内外事物的看法或态度完全颠倒。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非世(fēi shì)的意思:超凡脱俗,超越世俗尘嚣,与世无争。
光怪(guāng guài)的意思:形容奇特、离奇、怪异。
化国(huà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得到传播和影响。
回回(huí huí)的意思:指穆斯林,特指中国的回族人。
连络(lián luò)的意思:联系、沟通
三竺(sān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维敏捷、才智出众。
森阴(sēn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盛,阴影重重的景象。
山口(shān kǒu)的意思:山口指的是山的峡谷口,也可以泛指山脉的入口处。在成语中,山口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决定性的地方。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脱落(tuō luò)的意思:指物体从原本的位置或状态中分离或掉落。
五峰(wǔ fēng)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形成五个峰顶。比喻事物高大、繁多。
仙灵(xiān líng)的意思:形容神秘、超凡脱俗的灵性和美丽。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中虚(zhōng xū)的意思:指中间的空虚或缺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山谷出口开始,沿着溪流行走,经过一系列的山峰和寺庙,直至到达神尼舍利塔和飞来峰诸洞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宗教圣地的崇敬之情。
首句“嶈嶈降山口”,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从山口缓缓下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回回厉涧浔”则展现了沿途溪流的曲折蜿蜒,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探索的勇气。
“连络五峰奥,缀抱三竺林”两句,通过“连络”与“缀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山峰与森林的紧密相连,仿佛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到壮观,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閒清履化国,脱落讽宝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幽之地的深深喜爱,以及在这里找到心灵平静的体验。这里的“化国”可能指的是理想化的世界,而“脱落”与“讽宝音”则暗示了诗人在此找到了内心的解脱与智慧的启示。
“都泯尘惑相,拭写缠倒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灵之旅,他似乎在摆脱世俗的困扰,寻找到了内心的纯净与平和。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头陀遘玄侣,孑苦寓丹岑”描述了诗人遇见了高深的修行者,与他们一同在丹山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这不仅增加了旅程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对精神导师的尊敬与渴望。
“岩扉瞬尔隔,洞府倏在临”则描绘了诗人穿越山岩,突然间眼前出现了神秘的洞府,这种意外的惊喜与发现,无疑增添了旅程的奇幻色彩。
“外拥垒拆裂,中虚启委深”通过对比外部世界的破碎与内部世界的空灵,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这里的“垒拆裂”可能象征着外界的束缚与挑战,而“中虚启委深”则代表了内心的自由与无限可能性。
“?窗非斲设,窅奥岂端寻”中的“?窗”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窗户或洞口,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不可预知性。而“窅奥”则指深邃而难以探索的领域,这里可能是在比喻对未知的探索与追求。
“即眷宛光怪,历伫骇森阴”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奇异的自然景观时的震撼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最后,“信矣仙灵治,故非世所任”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存在仙灵之气的坚信,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并非世间所能轻易驾驭或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探索的渴望,以及对超凡力量的敬畏。它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探寻与觉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