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戏题卜铺壁》全文
- 注释
- 旦:早晨。
逐:追随。
刘伶:西晋时期著名的酒徒。
宵:夜晚。
随:跟随。
毕卓:东汉时期嗜酒如命的人物。
不应:不应该,不应当。
长卖卜:长期以算卦为生。
须得:必须得到。
杖头钱:指少量的钱,源自古诗‘杖头钱三百万,第一愿春常在’,此处意为买酒的钱。
- 翻译
- 白天我追随刘伶畅饮,夜晚就学毕卓以酒为眠。
不应长久地靠占卜为生,必须要赚到可以买酒的钱啊。
- 鉴赏
这首诗是王绩在隋末唐初所作,名为《戏题卜铺壁》。诗中通过对古人刘伶和毕卓的生活态度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自在、不随波逐流的向往。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生活方式与刘伶和毕卓相比较。刘伶是东汉时期的人,以爱酒而著称,他曾说过“愿作东南隅上兀,一生不见君王面”。这里的“旦逐”意指早晨跟随着自由自在的刘伶,放纵自己的情感去追求心中的理想。毕卓则是西汉时期的人,以其隐逸生活而闻名,宵即晚上,“随毕卓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晚随着毕卓进入梦乡的场景。
"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里的“不应长卖卜”意指不愿意长时间从事占卜之类的工作,因为这可能会限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而“须得杖头钱”则是说,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只需要很少的金钱就足够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人隐逸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于物质欲望的淡化,展现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知廉州条上边事落职主管台州崇道观赋感
人生百年中,穷通无定迹。
譬如风前花,荣谢亦顷刻。
当时牧牛竖,尊贵谁与敌。
憔悴种瓜翁,乃是封侯客。
丈夫苟得时,粪土成拱璧。
一朝恩宠衰,黄金失颜色。
古今谅皆然,我今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