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供 奉 定 法 师 归 安 南 唐 /杨 巨 源 故 乡 南 越 外 ,万 里 白 云 峰 。经 论 辞 天 去 ,香 花 入 海 逢 。鹭 涛 清 梵 彻 ,蜃 阁 化 城 重 。心 到 长 安 陌 ,交 州 后 夜 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后夜(hòu yè)的意思:指深夜、夜晚的后半段时间。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经论(jīng lùn)的意思:经过讨论和辩论得出的结论或观点
鹭涛(lù tāo)的意思:形容水面上鹭鸟飞翔的景象,比喻文采华美、风度翩翩。
论辞(lùn cí)的意思:辩论的言辞或辩论的技巧。
南越(nán yuè)的意思:指越南地区或越南人民。
清梵(qīng fàn)的意思:纯净无瑕,清雅高洁。
蜃阁(shèn gé)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香花(xiāng huā)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人物。
越外(yuè wài)的意思:超越外界,超出常规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 翻译
- 远离故乡南越之外,眼前是万里白云缭绕的山峰。
我带着经文离开天空,沿途遇见海上盛开的香花。
白鹭的叫声在清澈的梵唱中回荡,海市蜃楼幻化成重重的城市。
心驰向遥远的长安之路,耳畔是交州夜晚悠扬的钟声。
- 注释
- 故乡:家乡。
南越: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白云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经论:佛教经典和论述。
辞天去:离开天空,比喻离开尘世或故乡。
香花:象征纯洁或美好的事物。
海逢:海上相遇,象征旅途中的奇遇。
鹭涛:白鹭在浪涛中的景象。
清梵:清净的梵音,指佛教诵经声。
蜃阁:海市蜃楼,自然现象形成的虚幻城市。
化城:比喻虚幻的世界。
心到:心向往。
长安陌:长安的道路,代指京都。
交州: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州。
后夜钟:深夜的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供奉定法师归安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
“故乡南越外,万里白云峰。”开篇两句即设置了一个遥远而壮丽的画面,故乡在南越之外,隔着万里的距离,而那遥远的故乡又被高耸的白云所笼罩。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故土之情,是那么的渺茫与深沉。
“经论辞天去,香花入海逢。”这里,“经论”指的是佛教的经典和理论讨论,而“辞天去”则表明定法师要离开这个世界。诗人借“香花入海逢”来形容佛学的深奥与美好,如同香花漂浮于广阔的大海中,既表现了对佛学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定法师的敬仰。
“鹭涛清梵彻,蜃阁化城重。”这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来描绘佛教文化的神圣与庄严。鹭是指鹤,而“鹭涛”则可能指代僧侣,或是寺院中的清净之声;“梵”是梵音,即佛教中所说的梵天之音,代表着佛法的清净与神圣;“蜃阁化城重”则形容了佛寺建筑雄伟壮观,如同变幻莫测的仙境。
“心到长安陌,交州后夜钟。”诗人的心灵随着定法师的归去而飘向远方的长安和交州,那里的夜晚钟声似乎也响应了诗人的情感,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回归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宗教信仰深切的情感,以及对远去的人物的无限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其九石林上人
石林精舍虎溪东,尽日门前独看松。
年老身閒无外事,眼看春尽不相逢。
月明古寺客初到,睡觉东窗日已红。
今日鬓丝禅榻畔,一番清话又成空。
鹤瓢
青城黄仙师,四海遍行脚。
东观沧溟万里馀,到时两鬓秋萧索。
手中常持一鹤瓢,言是太古开花萼。
偃蹇浑无斧凿痕,分明洞有烟霞烁。
青田一种至今无,溟渤昆崙任抄掠。
一从箕泉遭弃置,便向华表为栖托。
自入行囊不计春,长悬日月同飘泊。
弹丝或奏太古调,只与此瓢相对酌。
醉将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两勺。
君不见伯牙绝弦无知音,卞和献璞遭残虐。
世间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听管籥。
安知老大葫芦生,小摘乾坤自成噱。
林屋洞口种橘李,山人平生读书得真乐。
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冲虚岂彫琢。
仙翁亦是无怀民,大道迥出羲皇若。
禹穴南来一邂逅,握手谈笑如识昨。
许以此瓢今可遗,临别要即重然诺。
谢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
山人得之不敢却,左悬右佩贮灵药。
有时挂向青崖间,脱屣扪萝坐盘礴。
月明辽海夜生寒,梦绕秋空双足躩。
迩来作者歌鹤瓢,竞说山人瓢不恶。
长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烟讵穿凿。
我歌不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扩。
李山人莫惊愕,我亦青城丈人客。
昔年西来觉丘壑,几回晞发太华颠,至今尚负山中约。
瓢乎瓢乎尔知否,一夕风高起朔漠,潇湘洞庭木叶落。
尔今不蔓纵为瓢,徒向人间受缠缗,何当从今只化鹤。
何当从今只化鹤,为我戛然飞鸣一万里,长风浩浩翔寥廓。
《鹤瓢》【明·虞堪】青城黄仙师,四海遍行脚。东观沧溟万里馀,到时两鬓秋萧索。手中常持一鹤瓢,言是太古开花萼。偃蹇浑无斧凿痕,分明洞有烟霞烁。青田一种至今无,溟渤昆崙任抄掠。一从箕泉遭弃置,便向华表为栖托。自入行囊不计春,长悬日月同飘泊。弹丝或奏太古调,只与此瓢相对酌。醉将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两勺。君不见伯牙绝弦无知音,卞和献璞遭残虐。世间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听管籥。安知老大葫芦生,小摘乾坤自成噱。林屋洞口种橘李,山人平生读书得真乐。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冲虚岂彫琢。仙翁亦是无怀民,大道迥出羲皇若。禹穴南来一邂逅,握手谈笑如识昨。许以此瓢今可遗,临别要即重然诺。谢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山人得之不敢却,左悬右佩贮灵药。有时挂向青崖间,脱屣扪萝坐盘礴。月明辽海夜生寒,梦绕秋空双足躩。迩来作者歌鹤瓢,竞说山人瓢不恶。长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烟讵穿凿。我歌不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扩。李山人莫惊愕,我亦青城丈人客。昔年西来觉丘壑,几回晞发太华颠,至今尚负山中约。瓢乎瓢乎尔知否,一夕风高起朔漠,潇湘洞庭木叶落。尔今不蔓纵为瓢,徒向人间受缠缗,何当从今只化鹤。何当从今只化鹤,为我戛然飞鸣一万里,长风浩浩翔寥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5967c690850633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