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碑摩读罢,悽恻欲归依。
《谒林梧窗先生祠》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藏书(cá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或保留书籍,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归依(guī yī)的意思:归顺依附,向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书室(shū shì)的意思:书室指的是读书的地方,特指书房或图书馆。
砚池(yàn chí)的意思:砚台上的水池,比喻学问广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子衣(zǐ yī)的意思:指儿童穿的衣服。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陶益所作的《谒林梧窗先生祠》。诗人通过“不见林宗面,先抠孺子衣”这两句开篇,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林宗的尊敬与怀念。接着,“名祠瞻俎豆,绛帐想光辉”两句,转而描绘了对林宗祠堂的景仰之情,以及对林宗教学风采的追忆。
“洗砚池空在,藏书室已非”两句,诗人通过描述洗砚池和藏书室的现状,表达了对林宗学术成就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藓碑摩读罢,悽恻欲归依”则以摩挲碑文的动作,表达了对林宗精神的深深缅怀,以及内心的凄凉与渴望回归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宗祠堂及其遗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林宗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精神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