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林梧窗先生祠》
《谒林梧窗先生祠》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不见林宗面,先抠孺子衣。

名祠瞻俎豆绛帐光辉

砚池空在,藏书室已非。

藓碑摩读罢,悽恻欲归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藏书(cá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或保留书籍,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归依(guī yī)的意思:归顺依附,向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书室(shū shì)的意思:书室指的是读书的地方,特指书房或图书馆。

砚池(yàn chí)的意思:砚台上的水池,比喻学问广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子衣(zǐ yī)的意思:指儿童穿的衣服。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陶益所作的《谒林梧窗先生祠》。诗人通过“不见林宗面,先抠孺子衣”这两句开篇,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林宗的尊敬与怀念。接着,“名祠瞻俎豆,绛帐想光辉”两句,转而描绘了对林宗祠堂的景仰之情,以及对林宗教学风采的追忆。

“洗砚池空在,藏书室已非”两句,诗人通过描述洗砚池和藏书室的现状,表达了对林宗学术成就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藓碑摩读罢,悽恻欲归依”则以摩挲碑文的动作,表达了对林宗精神的深深缅怀,以及内心的凄凉与渴望回归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宗祠堂及其遗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林宗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精神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大佛谷

万叠千盘势渐增,途穷无复怯崚嶒。

偶然穿峡闻人语,虎豹窠中一老僧。

(0)

赠吴骏公先生

先辈名高四海宗,帝乡华发此相逢。

即看日下人如鹤,共倚天边气是龙。

双阙露凝仙子掌,十洲云拥大夫松。

上林羽猎谁能赋,顾问应沾圣泽浓。

(0)

九日

岁岁登高处,凭阑此复同。

客情秋色里,世事乱云中。

坛影连残照,汀沙起断鸿。

天南频极目,燧火至今红。

(0)

过椒山先生墓

曾读遗书叹直臣,遥阡极望更沾巾。

一身生死留天地,两疏淋漓泣鬼神。

鸟集墓门名不恭,鹤归华表恨如新。

行行立马秋风急,杯酒何年荐涧蘋。

(0)

燕京杂诗·其十二

朱城绣岭接西山,缥缈花宫紫气间。

塘上水嬉陈百戏,楼头春望出双鬟。

干戈满地天方怒,台榭无人月不还。

惟有金鱼池畔路,三春游马暂回环。

(0)

题画

闲情不可住,一往上孤亭。

行云非草草,贞石自惺惺。

雁寄将来信,山留不了青。

彼吟泽畔者,辛苦作《骚》经。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