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轰雷(hōng léi)的意思:指雷声轰隆,形容声音巨大。
捐佩(juān pèi)的意思:指感到自愧不如,对他人的品德、才能或事迹表示钦佩和敬重。
明前(míng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的时期或状态。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青虚(qīng xū)的意思:指清晨时的虚寂和宁静。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台端(tái duān)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境界。
衣履(yī lǚ)的意思:指衣服和鞋子,泛指衣物和鞋履。
云为(yún wéi)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其发展趋势。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诛茆(zhū máo)的意思:指消灭害群之马,清除祸患。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半山亭》描绘了一幅山中仙境的画面。首句“云为衣履石为梯”形象地写出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仿佛行走在云端石阶上。次句“白日青虚步可跻”则点出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青翠的山谷,山路虽高,但可攀登。
“天近祗疑三界合”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感觉,似乎天地相接,三界(人间、天上、地下)在这一刻融为一体。而“烟开浑见四方低”则通过烟雾散开后的开阔视野,展现了四周地势的辽阔和低矮。
“寒松挂雪明前嶂”描绘了冬季山景,积雪覆盖的寒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增添了山间的清冷之美。瀑布如雷声轰鸣,从山间溪流直泻而下,动静结合,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早晚台端捐佩去,诛茆来与道人栖”,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卸下尘世的束缚,来到这半山亭,过着与道人相伴的简朴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半山亭的自然风光,寓含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愁
天荒荒,地眑眑,寥落万年豪圣少。
一旦有之坐以槁,令此革党更扰扰,君臣日旰益草草。
我今忽有怨,怨天不速老。
不然手揭浮云,喝破青天十万丈,置我牢愁天之上。
我愁置天上,炯炯瞳瞳,亿千万年,任汝下人瞻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