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嘲 崔 生 唐 /刘 行 敏 崔 生 犯 夜 行 ,武 候 正 严 更 。幞 头 拳 下 落 ,高 髻 掌 中 擎 。杖 迹 胸 前 出 ,绳 文 腕 后 生 。愁 人 不 惜 夜 ,随 意 晓 参 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参横(shēn hé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位置或行为不按常理或规则进行,凌乱混杂。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犯夜(fàn yè)的意思:犯夜指的是在夜晚熬夜或者熬到很晚。
幞头(fú tóu)的意思:指帽子上的顶部部分。
高髻(gāo jì)的意思:高髻是指发髻高而整齐,形象上给人以庄重、端庄的感觉。
候正(hòu zhèng)的意思:指等待时机成熟,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绳文(shéng wén)的意思:比喻文章、诗词等优美流畅,有韵律之美。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头拳(tóu quán)的意思:指在争斗或争论中,使用头部进行攻击。
下落(xià luò)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的行踪、去向不为人所知。
严更(yán gēng)的意思:指严格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在夜间时进行。
夜行(yè xíng)的意思:在夜晚进行行动。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 翻译
- 崔生深夜出行,武侯守夜戒备森严。
他的幞头掉落在地上,手中捧着高高的发髻。
杖印清晰地印在胸口,手腕上绳纹交错显现。
忧心忡忡的人顾不上夜晚,任由时间流逝直到拂晓东方泛白。
- 注释
- 崔生:指主人公。
犯夜行:深夜出行。
武候:守夜的官员。
严更:严密的守夜。
幞头:古代男子的头巾。
拳下落:掉落下来。
高髻:高挽的发髻。
掌中擎:用手捧着。
杖迹:杖子留下的痕迹。
胸前出:显现在胸口。
绳文:绳索上的纹理。
腕后生:手腕上显现。
愁人:忧心的人。
不惜夜:不顾夜深。
晓参横:拂晓时分,参星横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景象,诗中的人物崔生在深夜里行走,而武候(古代的更夫)正值严格守更的时候。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场景。
"幞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 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夜行者头顶的帽子和武候手中的灯笼,通过这种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感和氛围感。
"杖迹胸前出,绳文腕后生" 这两句,则从侧面展现了人物的行动和装束。杖迹指的是手杖在胸前出现的痕迹,而绳文则是指手腕上的结索,这些都是夜行者匆忙或紧张状态下的细节。
最后两句 "愁人不惜夜,随意晓参横" 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色彩和对崔生的嘲讽。愁人不惜夜,说明崔生对夜晚的轻视,他在深更半夜中仍旧自行其是,无所畏惧;而 "随意晓参横" 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崔生这种行为的不屑一顾,甚至有些嘲讽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人物动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紧张、神秘,同时也带有某种嘲讽色彩的情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夜雨
秋云定何心,忍翳今夕月。
尚嫌微点缀,况乃都漫灭。
他日任氛霾,数日望清澈。
倦投衲子窗,竹雨听骚屑。
对床不成梦,有酒那能设。
萤飞矜意气,虫语转幽咽。
心知层阴表,皎皎玉轮洁。
何当凌倒景,徙倚玩飞辙。
游华严寺题诚斋
欲逃三伏叩禅关,净洗烦襟水石间。
炽景碧云俱掩断,凉飙绿竹顿招还。
龙涎一炷香清骨,琥珀盈樽笑解颜。
预约高僧名遂日,结茅来此伴长閒。
重游寥阳洞有感
寻真曾到寥阳殿,小立廊腰花影转。
飞琼仙子下瑶台,绰约云鬟眼波剪。
水沈烟断一帘秋,醉睡海棠红玉软。
武陵归去探年华,扬州一梦烟波远。
重来风物恰依然,爱日融融烟素卷。
洞门寂历锁长春,异木槎枒插天半。
霞衣冉冉媚东风,绿锁窗前重识面。
酒酣春笋理琵琶,曲终依约含幽怨。
人间名利几时休,马行不驻空留恋。
桃花流水古犹今,回首碧云人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