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答(bào dá)的意思:
(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
(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
(3).报谢恩惠。今多指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当口中衔铁,背上披鞍,报答你也。” 巴金 《朋友》:“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如:我们决心以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党的关怀。
(4).报聘。《后汉书·郑众传》:“今幸有度 辽 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蛩螀(qióng jiā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寄托(jì tuō)的意思:寄托指将情感、希望、思想等寄托在某个对象或事物上,把内心的愿望寄托于外物之上。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色笑(sè xiào)的意思:指媚笑、媚态,多用来形容女子的媚态或者媚笑。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生色(shēng sè)的意思:指增添色彩,使人感到生气勃勃。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玉垒(yù lěi)的意思:指固若金汤的城垒,比喻坚固不可攻破的地方或防线。
- 鉴赏
这首诗《巩昌感怀孟公叔祖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安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玉垒关舟夜气寒,江声萧飒角声酸”,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玉垒关,古地名,此处借指诗人与故人相聚之地。夜晚的江面寒气袭人,江水的潺潺声与号角的呜咽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这里的“寒”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孤独。
颔联“四山风雨悲秋急,一室蛩螀咏夜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情绪。四面群山在风雨中显得更加苍茫,秋天的急风骤雨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室内,蟋蟀的鸣叫声与夜的漫长相伴,更添了几分孤寂。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思绪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颈联“梦隔晨昏唯有泪,恩深寄托独剜肝”,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梦中的相逢与现实的分离,使得诗人只能以泪水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而“恩深寄托独剜肝”一句更是深情款款,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厚情谊的难以割舍,以及因无法回报这份恩情而感到的痛苦与自责。
尾联“何年方得窗庑下,报答平生色笑宽”,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与对故人宽厚性格的怀念。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在窗前与故人重聚,以报答往日的欢笑与关怀。这一愿望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复杂情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迈陂塘.题李次莲江陵秋旅图
昔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
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帆下处。
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栖迟何许。
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
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眼前无限危阻。
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飞梦苦。
怜大李飘零、青鬓消诗句。
乱云苍莽,问白帝西来,荆门东尽,中有几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