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清辞五首·其四》
《上清辞五首·其四》全文
唐 / 李九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本来方朔真仙,偶别丹台未得还。

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人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丹台(dān tái)的意思:指朝廷的高位或高官职位。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来方(lái fāng)的意思:来自某个方向或地方。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玉皇(yù huáng)的意思:指天上的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尊贵的人物。

真仙(zhēn xiān)的意思:真正的仙人或神仙

鉴赏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借方朔仙人之口,表达了对人间世态炎凉的感慨与无奈。方朔本是真仙,却因故未能返回丹台,长时间滞留人间,面对玉皇迟迟不给予消息,只能在人间日渐憔悴。诗人通过方朔的视角,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本来方朔是真仙”,开篇即点明方朔的身份,暗示其超凡脱俗。“偶别丹台未得还”,说明方朔并非自愿离开仙界,而是有缘由滞留人间。“何事玉皇消息晚”,疑问中透露出对天庭决策的不解和等待的焦虑。“忍教憔悴向人间”,最终以方朔在人间的憔悴形象收尾,表达了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对超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九龄

李九龄
朝代:唐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猜你喜欢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其四金山

石径才穷忽又通,重重台阁半浮空。

一林苍翠潇湘雨,万顷青黄䆉稏风。

铃语上方云气白,诗题坏壁藓痕红。

未留玉带空归去,惭愧山僧问长公。

(0)

送杨应宁副使还秦中

关西夫子今谁是,杨亿才华少小多。

欲试盘根聊尔耳,未收梁栋欲如何。

金銮殿畔频年别,铁瓮城边几日过。

已向邻封期晚岁,不须重唱渭城歌。

(0)

忠节祠

真人起,元运隳。滇南由蘖,鸱张何为。

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

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

一使功贤十万兵。

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

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

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

(0)

和周少宰伯常得孙

贺缄云锦织天孙,庆与徐卿异日论。

眼底诗书先付托,膝前啼笑赖温存。

名驹汗血元无价,丽水生金信有源。

四世五公看盛事,于家何必更为门。

(0)

送僧方册归善权寺

荆溪东望梦崚嶒,欲访坡翁惜未能。

今日上人飞锡去,西风谁与摄衣登。

洞沿玉带随仙李,泉落铜棺漱古藤。

他日三生堂外见,山人应讶我来曾。

(0)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其二

落日船头见素帷,梦中昨夜哭君时。

交游四海今谁在,心事平生我最知。

博失郑侨疑莫问,直怀叔向泪空垂。

临终老眼犹能视,免得区区谏用尸。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