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
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
薄蚀(bó shí)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损坏或削弱。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济(bù jì)的意思:不好,不够好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得志(dé zhì)的意思:指得到自己所追求的成功和满足。
得君(de jūn)的意思:指得到君主的宠信和重用。
过市(guò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品被众多人所关注和称赞。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开镜(kāi jìng)的意思:指开始观察或审视事物,对事物进行仔细研究或分析。
目视(mù shì)的意思:直接看着,注视着
群阴(qún yīn)的意思:指多个阴暗的势力、势倾朝野的人物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人大(rén dà)的意思:指人多、人众的大会或大型组织。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竖子(shù zì)的意思:指儿子,特指儿子出身的人。
朔日(shuò rì)的意思: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也指新的开始或开端。
天面(tiā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面或声誉非常高尚,无可挑剔。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玄象(xuán xiàng)的意思:指深奥、玄妙的事物或现象。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庸人(yōng rén)的意思:庸碌无能的人,指没有才干、没有作为的人。
有位(yǒu wèi)的意思:指有一位特定的人在某个位置上。
月朔(yuè shuò)的意思:指月初,月亮刚出来的时候。
自出(zì chū)的意思:自己出来,指自己主动出现或自己发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目睹日食(日蚀)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慨。开篇“钱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蚀。”立刻设定了时间与空间背景,传达了一种紧迫和异常的情境。接着,“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表明了人们对此罕见自然现象的震惊和困惑。
诗人自述“吾时过市偶自停,眩两目视闹耳听。”表现出一种个人经历与感受的真挚。随后,“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份低微、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哀叹。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举头仰日已半亏,群阴得志云不披。”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悲观的情绪,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感。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大哉玄象浩难测,安有庸人以术得。”诗中这几句批评了那些自诩掌握天文知识的人,他们虽然表面上装作通晓,但实则茫茫不知所措。
最后,“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吾闻日名为大明,光一自出灭月星。今乃为之成薄蚀,安得君子不为小人乘。”诗人通过对“大明”这一天体的赞美,以及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表达了对于现世道德混乱、正义被颠覆的深切担忧。
整首诗通过日蚀这一自然奇观,抒写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之间斗争的强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