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铜 陵 宋 /张 耒 山 色 日 已 远 ,问 人 归 路 长 。碧 天 凉 夜 阔 ,秋 物 雨 余 荒 。人 静 路 傍 寺 ,鸟 啼 林 下 房 。铜 陵 竟 何 就 ,空 死 汉 吴 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静路(jìng lù)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绪平和的状态。
凉夜(li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凉爽宜人,适合外出或活动的夜晚。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秋物(qiū wù)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和水面颜色相同,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铜陵(tóng líng)的意思: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命运,比喻无法改变的事实或局势。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下房(xià fáng)的意思:指妻子的妹妹。
- 翻译
- 山色渐行渐远,询问归途漫长。
青天夜晚凉爽,秋景雨后显得荒凉。
寂静路上寺庙旁,林中鸟儿房前啼叫。
铜陵究竟为何选择,只留下空荡的汉吴王墓。
- 注释
- 山色:远处的山色。
日已远:逐渐远离视线。
归路长:回家的路途遥远。
碧天:蔚蓝的天空。
凉夜:清凉的夜晚。
秋物:秋天的景色。
雨馀:雨后的。
人静:寂静无声。
路傍寺:路边的寺庙。
鸟啼:鸟儿鸣叫。
林下房:树林中的房屋。
铜陵:地名,古地名。
竟何就:究竟为何选择在此。
空死:白白死去。
汉吴王:汉朝的吴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宿铜陵》。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夜旅途孤寂的景象。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不尽的思念。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渐行渐远,而诗人询问归家的路途,却发现道路无尽,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馀荒",则描绘了一派萧瑟的秋景。碧绿色的天空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宽广,而秋天特有的清冷气息伴随着细雨,让一切看起来都有些荒凉和凄迷。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诗人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人们在这静谧的夜晚选择了安静的寺庙作为歇息之所,而远处的鸟儿则在林间的房舍中发出啼鸣声,这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诗人提到铜陵,一地名,而后半句则是对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及东吴的开国君主孙权的感慨。他们虽然功绩卓著,但终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最终归于尘土的无常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祭幽歌
天低野黑钟磬冷,高台火炬红无影。
招魂竹竿垂至地,万众无声大师睡。
林根水际光窅冥,欲动不动如有形。
阴风吹沙利如箭,蚱蜢横飞扑人面。
鬼王丈六须发丹,金铃召鬼争盘餐。
黄香插筵月皛皛,瓦簋不盈纸衣小。
倏如闻笑忽而啼,笑何丈夫啼女儿。
残形败血生荒草,有棺无棺安可保。
骨肉当前唤不闻,半夜依人思一饱。
绿杨丝绕白杨树,魂来作风归作雨。
西头落日东头来,后人仍为今人哀。
杂诗九首·其八
金节天地肃,白日遄西飞。
繁星不照物,流萤有馀辉。
灼灼宵征子,车马轻且肥。
明灯集倡楼,四角扬清丝。
佳人映瑶席,仿佛凝幽姿。
回眸粲一顾,百万焉足挥。
锦衾既以陈,鸳鸯罥重帏。
欢乐永今夕,此生不愿馀。
佳人含笑言,生死齐所归。